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14)04-0002-15 一、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自1990年我国开始实行专业硕士教育起,专业硕士培养即定位于满足高层次应用专门人才的需求,强调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育。因为专业硕士教育顺应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复杂多元的社会化大分工趋势,所以它越来越多地受到包括学生、高校、企事业用人单位等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可与广泛重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建议将专业硕士占当年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例逐步提升至40%[1]。在培养目标上,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别是清晰而明确的:专业硕士应以高级职业技能为基础,以学生自身的特质与激烈竞争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弱化学术研究职能,更倾向以实践为核心、指向性更强的实用性专业培养。2010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指出:“专业硕士、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职业实践越来越复杂,专业学位在丰富人才培养类型、促进知识经济产业成长、提升社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 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面临诸如人才评定标准相对滞后、学生对于职业规划和硕士生教育的认知不足、相关教育体系与职能正处于渐进转型与发展完善时期等现实挑战,专业硕士教育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专业硕士生源质量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3]、就业情况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4]、教育环节设置与教学定位不匹配[5]、专业教育实际效用不强[6][7]以及教育资源均衡与社会公平[8]等仍是考验未来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为应对以上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力求以具有代表性的大样本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与同期入学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了专业硕士的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并纵向回溯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学习投入等生源选拔和培养过程,即从“一横一纵”两个视角入手,探讨性别、经济投入、家庭背景、学业情况、教育培养环节等要素对专业硕士就业意愿的综合影响。本文针对我国专业硕士就业意愿现状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当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规律,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改革设想。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就业意愿是个体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对模糊的意向性需求,是就业者对其现状的认知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就业意愿的形成既受到内在个人发展动机的影响,又受到外界家庭、学校、用人单位、就业市场的影响。目前,学界尚缺乏针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尤其是实证化的研究成果相对零散。已有研究大部分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视角切入。 从社会学角度看,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与家庭代际效应对大学生就业情况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父亲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就业类型、首选工作和次选工作、当前工作)对其子女的就业意愿具有明确的影响。[9]另有针对家庭社会经济水平与子女就业和地位获得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家庭收入状况的不同使得大学生对职业风险的偏好产生相应差异,家庭社会资本存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产生影响。[10-14]国内外诸多社会调查数据与课题研究表明,毕业生的社会关系与就业概率以及工资高低与家庭的社会关系和父母职业层次有着紧密联系。[15-18]在家庭社会资本的度量上,很多学者运用父亲职业、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等变量指标。[19][20]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收益理论被用于解读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家庭财富、未来劳动收入的预期、职业的风险与福利保障等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标准的就业选择行为。[21]基于投资收益的考量,一些政策补偿机制,如利用国家财政收入等调节方式,对大学生到西部偏远地区就业进行定向补贴,以弥补偏远地区人才缺口,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2] 从心理学角度看,社会文化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也有所表现。有的研究者提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城市文化、大众文化与主体意识薄弱四大文化特质,导致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对物质生活、政治权力盲目追求,缺乏自主创业意识。[23]也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和家庭影响共同影响学生的就业意愿。[24] (二)关于专业硕士就业意愿的研究 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战略布局。虽然近年来与专业硕士就业相关的论文数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但当前仍然缺乏高水平、高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的学者提出专业硕士培养应从教育观念上改变“重学轻术”的思想,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管理理念,避免经验主义以及与学术硕士“同质化”的机械培养模式,在课程内容上有所区分和侧重。同时要推广“双导师”制度,加强“实践导师”的遴选、聘任和考核工作,发挥“实践导师”在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引路人作用,实现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的相互协调。[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