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创造的文字有四个基本功能:交流、记事、传递信息、抒发情感。诚然,记事、传递信息、抒发情感本质上也是交流,记事是与非当事人交流,传递信息是与信息接收者交流,抒发情感是与自己内心以及知己者交流。这里与其他三项功能并列的交流,是指直接的互动的交流。承担这种文字交流的载体就是书信。书信,古代多称为“书”或“书翰”、“书札”、“书疏”、“尺牍”。书信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方式,到魏晋南北朝时较先秦秦汉更为成熟,随之而来的是书信礼仪越来越系统化。探讨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的类别及其构成的变化,是了解书信礼仪系统化重要的历史背景,是认识书信礼仪为什么会形成一套体系的关键一环。 从单一的“书”到多种分类 《文心雕龙》说:“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牍,取象于夬,贵在明决而已。”①这种任气怿怀、酬答心声的文体,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角度可做不同的分类。 秦汉以前,不论是臣答君的回信,抑或臣子之间的通信,都一律称书。如战国时,燕惠王中齐国反间计,导致大将乐毅去燕归赵。后来惠王悔悟,派使者给乐毅送信,一方面责备他辜负先王,一方面表示悔意。乐毅便回复了“遗燕惠王书”②。如果说乐毅致书时已与燕国脱离关系,以下致上曰书尚不典型,那么魏国范座致魏安厘王书则是纯粹的臣子致君王。赵国以送给魏国百里之地为诱饵,要求魏安厘王杀死魏相范座。范座知道后,献书魏王曰:“臣闻赵王以百里之地,请杀座之身。夫杀无罪范座,座薄故也;而得百里之地,大利也。臣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主必为天下笑矣!臣窃以为与其以死人市,不若以生人市使也。”③春秋时,晋国范宣子主政,身为霸主,对各国收取贡品过重,公孙夏陪郑伯出使晋国,子产便“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④,即托公孙夏给范宣子带去一封信,晓以过重收取贡品的害处。郑国铸刑鼎,晋国大夫叔向给郑国子产写信,说这样做会使“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是郑国将败亡的征兆。子产回信说:“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⑤此为异国之间君臣的通信。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王灭吴,称霸中原。在回国途中,陪同他的范蠡给文种写信,告诉他越王为人,“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⑥;用鸟散弓藏、兔尽狗烹的道理,劝文种功成身退。上述诸例,有同国君臣的书信往复,有异国君臣的通信交流,也有同国臣下之间的信件往来,无论何种一律称“书”。 这种情况至秦汉时发生变化。皇帝给臣下的书称“诏书”、“赐书”,臣下给皇帝的书称“上书”、“上奏”。“书”、“奏”加“上”,强调了以卑达尊之意⑦。《文心雕龙》将这种情况概括为“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⑧,是十分准确的。“表”和“奏”都是指臣下对君王的上书。李善对“表”的解释说: 表者,明也,标也。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忠曰表。三王已前谓之敷奏,故《尚书》云:敷奏以言,是也。至秦并天下,改为表,总有四品:一曰章,谢恩曰章。二曰表,陈事曰表。三曰奏,劾验政事曰奏。四曰驳,推覆平论有异事进之曰驳。六国及秦汉兼谓之上书,行此五事。至汉魏已来,都曰表,进之天子称表,进诸侯称上疏。魏已前,天子亦得上疏。⑨ 对李善的这个解释有一点还需要指出,三国以后,进天子称上疏仍没有绝迹。东晋初,刘隗用事,颇疏间王氏,王导等甚不平之。王敦上疏说王导“性慎密,尤能忍事,善于斟酌,有文章才义,动静顾问,起予圣怀,外无过宠,公私得所”,如果疏远他,“则遐迩失望,天下荒弊,人心易动;物听一移,将致疑惑”⑩。刘宋元嘉中,王玄谟领汝阴太守,北魏军攻陷滑台,俘虏守将朱修之,王玄谟上疏陈述选良将固根本之策(11)。萧齐有王僧虔上疏请禁上汤杀囚(12);南朝梁徐勉上疏请求禁止将死者火速入殓(13);南朝陈傅縡狱中上疏后主“恭事上帝,子爱下民,省嗜欲,远谄佞”(14)。在北朝,北魏孝明帝时,宗室元晖上疏论三条为政之要(15)。北齐武定年间,文襄普令内外极言得失,崔昂上书言屯田、刑狱二事(16)。北周保定三年,春夏大旱,黎景熙上疏武帝,请求息民省役,以避天谴(17)。可见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上疏与上表之称共存。 与表奏同时期出现的文字交流载体还有“笺”。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出内诏命”。崔骃写信告诫窦宪要戒骄傲、慎言行、勿懈怠,勿荒政,如此才能“百福是荷,庆流无穷”。这篇文字,《后汉书》称为“献书”,而崔骃告诫窦宪的另外两篇文字,《太平御览》则称为“笺”(18)。崔骃当时是窦宪的幕僚,其给窦宪写信称“献书”,已与前述范座献书魏王大不相同。这里的“献书”与“笺”是同等意思,即臣下对君主之外以下达上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笺”这种文字交流的载体连结着各种各样的上下关系。 给太子的书信。济阴人吴质,以才学通博,被曹丕及曹氏众兄弟所礼爱,吴质“亦善处其兄弟之间,若前世楼君卿之游五侯矣”(19)。曹丕还在太子位期间,曾多次给吴质写信,吴质所答书信有:《答魏太子笺》、《在元城与魏太子笺》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