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20-0042-08 关于集市贸易,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其中,关于江南、长江中上游地区、珠江三角洲流域及华北地区的集镇研究较为丰富。①近年来,也有学者就较为薄弱的山西市镇进行了专题研究。②但就山西市镇已有研究来看,学者论述的重点较多集中在明清或近代,较少论及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集市。③发展集市贸易不仅是抗战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中共在新经济形态下探索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路径之一。1940年晋西北行政公署成立后,晋绥边区集市贸易得以恢复和发展,集市、商号不断增加,商品种类日益丰富,交通日渐方便,区域性集市网络逐渐形成。然而,目前关于晋绥边区集市贸易尚未有专题研究。④笔者拟梳理相关资料,对该问题作一探讨,希冀丰富市镇研究及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研究。 一、边区政府建立后集市的发展概况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的活动形式。山西各地都有传统的固定赶集日期,到期人们会不约而同从各地赶来,称“赶集”。赶集地点一般在县城或较大的乡镇。赶集时间有的地方农历逢三、六、九有集,有的逢一、四、七有集,有的逢二、五、八有集。平常集市上各店铺均开门营业,但购买者不多。每逢集日,人数较多。集市有定期、不定期和庙会等多种形式。因此,集市贸易通常具有周期性、流动性和集聚性特征。 抗战初期,边区许多集市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新政权成立后不久,各地贸易组织逐步建立起来。二、三、四、五、六、八分区都建立了贸易分局,碛口也特设贸易局一处。兴县等地都设立起贸易支局。各分支局都增拨了相当数量的资本,也有主要的干部。⑤如1943年8月,临县商业贸易已基本恢复,有各类商家383家,其中土布业占55家,仇货在市面已绝迹。⑥1941年始,边区集市逐渐活跃。数量开始增加。各地贸易主要通过集市进行。1941年12月边区9县共有集市33处(见表1)。
由表1不难看出,兴县集市最多,有8处;临县次之,有6处;临南有5处。9县县均集市3.7处。除县城集外,县均村镇集市3.1处。据统计,同治年间河曲集市数为3个,光绪年间保德集市数为2个,民国时期临县集市数为11个,光绪年间兴县除县城集外的集市数为3个。晋西北(包括兴县、河曲、保德、岚县、岢岚)5县除县城外县均村镇集市为2个。⑦显然,抗战初期处于萧条状态的集市,随着新政权的成立逐渐复苏,在边区政府建立一年后已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清末到民国前期水平。⑧边区集市规模较大的是临县,每集可上3000人,营业额有农币10万元,盈利16000元。河曲城关、巡镇、保德东关、兴县城关、碛口、静乐娄烦为商业比较繁盛的7个市镇。据资料显示,1941年这7个市镇上的商店共1051家,经营范围有布匹行、洋货行、什货行、粮店行、药铺、过载行、店行、纸行、山货行、饭铺、酒馆、馍饼、豆腐、面铺、澡堂、理发、摊贩等。⑨其中,经营什货业的最多,有183家。商业资本也以什货业最多。参与集市贸易的商人性质较为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公商和私商两类。其中,公商的经济实力很弱,只占边区商业总数的约7%,私商则占93%。⑩私商主要为小摊贩。经营方式占门面的较少,摆摊子的较多。有的占街为市、占路为场,一般无市场设施。游击区集市分布极少,大多没有商店,肩挑小贩是主要形式。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作1941年晋绥边区已恢复或新建集市的重要商业城镇示意图如下。 不难看出,在虚线与黄河包围的区域内,各地程度不同地被疏密不等的集市网络所覆盖。而虚线外区域集市则较少,甚至没有。边区集市基本按照行政区划分布,并兼顾其他乡镇在商业和商路上的重要性。以县城和若干乡镇为中心地并向外辐射,构成了边区集市市场体系。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服务面积为六边形,个别地区会受到地形地貌的扭曲。这虽是一理论概念,但以兴县、临县、临南等县城及其周边各乡镇为中心地的集市,基本可以把这一区域相邻集市的边界接合起来,且不太相互重叠,从而满足区域内群众需求。大体来看,在集市分布相对密集的兴县、临县、临南等地,几乎每个市镇周围都差不多有5~6个相邻集市,形成一个六边形集市区域。 从集市空间分布密度来看,1941年该9县集市平均每集覆盖面积约440.3
,交易半径为11.8km(见表2)。据统计,1912-1937年,山西集市平均每集覆盖面积为193.59
,交易半径为7.8km。(11)清代中叶全国集市平均每集交易面积为60~90
,山区为100
以上;交易半径平均为4~6km,山区为5~7km。(12)可见,抗战时期边区集市的空间分布密度不仅低于抗战前山西的平均水平,亦低于清代中叶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山区平均水平。造成边区集市空间分布密度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战争是最重要原因。剔除这一特殊因素,人口密度、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影响集市分布密度的重要因素。边区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和绥远省南部,属于山岳地带。在这种山区面积大、人口密度小、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地区,一个集市覆盖的面积势必较广。因为只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和一定的交易规模才能维持一个集市。另外,一定数量的耕地亦是维持一个集市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农民只有剩余农产品才会去集市交易。边区人均耕地虽然绝对量不小,但大部分自然环境恶劣,处于“十年九不收”的境况,土地收益非常低。这些都导致边区集市密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