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4)08-0001-05 今天的大学正处在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由于大学以高深知识生产和传授为己任,“其内部的组织与管理应当符合高深知识活动的规则”[1]。这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所在。虽不能认为大学之变皆源于知识之变,但可以说,知识革命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大学革新。因此,探讨大学变革有必要从知识的维度切入。 一、知识生产的转型 当前,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知识生产正处在转型之中。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人提出知识生产分为两大模式:传统的、基于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被命名为模式1(mode 1),模式2(mode 2)则是指近年来新兴的、基于应用情境的知识生产。在模式1中,知识主要在一种学科的、主要是认知的语境中进行;在模式2中,知识则在一个更广阔的、跨学科的社会和经济情境中被创造出来。[2]从模式1向模式2演进是近年来知识生产的重要趋势。尽管模式2知识生产日趋普遍,但作为从模式1中衍生出来的知识生产范式,模式2并未取代模式1。[3]今天已形成两大知识生产模式并存的局面。 模式2知识生产表现为:一是在应用情境中产生,即在应用情境中提出科学问题、发展研究方法、传播科研成果并确定研究用途。但它不同于应用科学,所谓“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区分已难以完全解释。二是超学科的知识生产。研究活动围绕着解决问题而非学科展开,不一定以现有学科为基础,也未必有利于形成新学科。三是知识生产具有异质性和多元性,知识生产场所多样化。研究共同体的边界是开放的,它允许许多新型知识机构加入,涵盖了范围更广的、临时性的、混杂的从业者。四是知识生产对社会和市场负责,具有高度反思性。五是新形式质量控制。外部人员广泛参与到研究进程中,知识的“用户”与知识生产者同等重要。单一的“学术卓越”质量标准,被多元质量标准所取代。对“好的科学”的定义,更多地受到来自政治和商业的影响。[4][5] 知识生产新模式的核心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功利性。与“闲逸的好奇”驱动下的自由探究相比,模式2的驱动力是应用需要,知识生产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体现出强烈的工具理性。二是跨界性。模式2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这既要求跨越学科边界,又使得大学不再作为唯一知识生产者,而是作为知识生产共同体的一员,参与到跨越机构边界的合作中。三是市场性。吉本斯等人认为,模式2可归因为一个重要的机制:知识市场的扩张和科学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知识生产转型理解为市场影响的结果。甚至模式2本身就意味着“知识资本主义”。正如德兰迪所言:“最好把模式2看作市场对知识生产领域的渗透。” 二、知识生产转型时代大学变革的共性趋势 在知识生产转型中,大学最为明显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大学与产业边界渗透性增强 尽管作为“象牙塔”的大学早已不复存在,但在传统工业社会中,大学与产业的联系也往往通过中介机构来体现,[7]其自身还是相对封闭的组织。但这种局面在近年来已发生根本性扭转,大学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这是因为模式2作为主要由市场驱动的、在应用情境中进行的知识生产,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它不刻板地遵循某一学科范式,也无须局限在大学之中,大学边界的约束都是不必要的。因此这种知识生产更强调协同性,知识生产机构之间不应处于孤立、隔绝状态,而应密切联系,包括在异质知识生产机构间(如大学与企业)建立联系网络。 从合作条件看,模式2体现为社会弥散性知识生产,企业也具备知识生产功能,大学和企业中的研究人员必要时可结成团队,乃至组建研究机构,共同致力于研发或专门人才培养。可见,模式2知识生产“要求大学及时调整对外职能,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和同盟者,以便成为更开放、可渗透的新型机构”[8]。在大学与政府、企业的交界处,产学合作创新组织纷纷出现。如在美国政府科学基金会倡导下,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于1990年正式运行,目前影响较大的有MIT复合物加工研究中心、加州大学集成传感器研究中心、沃尔赛斯特工学院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等。[9] 与传统院系相比,产学合作创新组织呈现出鲜明特点:一是它们突破了大学“围墙”,是一种“跨界组织”,更易于知识流动;二是一些机构或团队是临时性的,相关任务完成后即告解散,无需长期制度化;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来自多方的从业者互动提供了条件,产学合作创新组织既可以实体形式存在,也可以虚拟组织形式存在。因此,这类组织在知识生产中更具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后福特主义灵活积累体制。“今天,在大学、产业与政府的三重螺旋中,大学的边界已经与产业的边界、政府的边界交织在一起。政府、产业与大学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0]总之,模式2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产业的联系,大学不再是专享知识生产特权的封闭机构,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协同创新活动中,产学合作创新组织则正是这种联系组织化、制度化的产物,大学原有的外部边界受到了挑战。 (二)大学学科边界日益消融 在模式1中,学科是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单位。随着学科持续分化,学者被框限于日趋狭小的专业空间中,严格的学科规训有时损害知识的整体性。模式1的学科知识生产一方面为专业化研究和教学提供领地,另一方面则构筑了无形的界墙,阻碍了知识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