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3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62(2014)02-0015-09 “海峡华人”(Straits Chinese)俗称“峇峇”(Baba),女性则称“娘惹”(Nyonya),是中国移民与马来亚当地土著的混血后裔,属于华族的分支。他们的祖辈约于14、15世纪从中国南部来马来半岛,第一代与当地土著妇女结合,生儿育女,生活上逐渐吸收土著的语言、服饰、食物和习惯。19世纪初英国开辟新加坡后,马六甲和槟城的峇峇先后移入。他们的新一代转向英文教育,英语逐渐成为华、巫混合语(Baba Malay)以外的重要沟通语言,特别盛行于上流社会。1826年,英国将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并为“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峇峇从此多了另一称谓——“海峡华人”。 19、20世纪交替间,正当新加坡峇峇以急促的脚步走向“西化”①之时,他们之中一批对中华语言文化发生浓厚兴趣的知识分子却掀起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化改革运动,并同时展开推广华语和振兴儒教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笔者对海峡华人这一段从“西化”至“再华化”的经历深感兴趣,发觉它跟新加坡独立后的西化发展,以及20、21世纪之交引人瞩目的华语运动和儒学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除了探讨海峡华人对现代化和传统复兴所做的努力外,也曾分别为这两次华语运动和两次儒学运动作了比较。①笔者在思考过程中意识到,如果将上述的考察结合起来,再参照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的相关概念,换个角度切入,那么,我们对新加坡百年前后两次失根与寻根/保根的文化现象,以及当年知识分子的角色及其现代意义,可以有另一种重要的解读和评论,同时也让历史研究与殖民/后殖民理论有一次直接的对话。这是本文撰写的缘起。 一、海峡华人的失根:在被殖民化过程中遗忘传统 19世纪末叶,海峡华人的人数不多,但在华人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根据海峡殖民地人口统计,海峡土生华人的人数,1881年约25,268人,占华人人口总数的14.5%;1901年增至44,022人,占华人总数的16%。②随着19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在新马华人社会里大力推行归顺政策,殖民地政府也紧跟着在当地展开“以华治华”的归化政策。在殖民地政府看来,海峡华人有极大的利用价值,他们几代土生土长,比较熟悉当地语言、土著政治和商业情况;而且他们跟中国的关系疏远,相对可以被信赖和容易被拉拢。于是,殖民者发展英文教育,设立女皇奖学金,承认海峡华人为大英帝国的臣民,让表现优异者有机会在一些政府机构服务以及获颁某类荣衔或勋章;与此同时,也引进西式社会组织,如俱乐部、学会、教堂等,输入西方艺术与体育活动,如小提琴、戏剧、骑马、射击等,鼓励海峡华人参加,引发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向往。 对西方殖民者来说,西化是殖民化的重要手段,殖民者对被殖民者进行经济利益的剥夺和政治权力的操控时,也在社会文化上移植西方模式。殖民政府的归化政策既能培养一批知识分子供自己差遣,也可削弱当地人的民族意识。19世纪殖民者成功地栽培了一群忠心耿耿的海峡华人领袖,人数占据整个华族领导层的四分之三。“海峡华人”和“峇峇”从此成为光荣的标签,而他们(特别是新加坡海峡华人)的文化形态也在迅速改变之中。 19世纪中叶以前,新加坡和马六甲的峇峇社会里,中华文风仍然很盛。许多家庭让儿子接受中文教育,或让他们在旧式书塾中读书,或送他们回中国求学。一般家长虽没受过什么教育,但鼓励儿子阅读中国文学、历史和经书。当时在新加坡漳泉集团内的中国移民和马六甲移民,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教背景,并在建庙、宣道和兴学上密切合作。而这类文教组织,其建筑、匾额、碑铭、对联、章程等,无不散发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直至英文教育发展后,这一切便产生了变化。当时的英校培养了政府和商场所需要的文员,而名校像莱佛士书院和女皇奖学金的颁发更造就了许多华人领袖和专业人才。英文的实用价值深深打动人心,诱使峇峇家长改变先辈的做法,纷纷把孩子送入英校。 “英国占领马来亚后,最早的一个成果便是英文学校的建立,家长们一开始就很乐意很感激地把孩子送入……在他们学习的内容里找不到活力和热情,这不过是一种简单教条的遵行和记忆的工作,没有适当注入爱国情操、孝心、美德和智慧,读书生活因而变成了长期枯燥乏味的苦差。华人家长不曾意识到自己正迅速靠近危险,一、二世代以来一知半解的英文程度相等于若干金钱价值,这事实给了很多贫穷家长一种强烈的印象,于是打破让儿童接受母语教育的传统惯例,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入英校。”③ 英国殖民者通过教育塑造了一群西化的峇峇,不仅改变他们“华侨”的身份和意识,也转化了他们的文化认同。英国作为世界大国和广大殖民地统治者,令峇峇以身为“英籍子民”为荣。而英语作为当地的高尚语言,足以提升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更诱使海峡华人把孩子送入英校,以牺牲传统文化和母族语言为代价,换取高人一等的生活。其后果即产生菲律宾历史学家康士坦丁奴(Renato Constantino)所描绘的“文化原质失真”(Cultural Inauthenticity)现象。④他描述了在美国统治下,菲律宾人的孩子学习不属于自己的语言、歌曲和历史,遗忘了自己的本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