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34.2; D634.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62(2014)02-0001-14 [收稿日期]2013-10-09 早期美国的华人移民,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的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带,尤其是三邑(番禺、顺德、南海)、四邑(现称五邑,即台山/新宁、恩平、开平、新会、鹤山)、中山(香山)、宝安(新安)等地。而其中原籍四邑的华人移民,占美国华人社区人口总数近80%。四邑的台山(新宁)移民,更是人多势众,占四邑籍华人的一半以上。来自广府地区的三邑人,虽然多为商贾且执华社经济牛耳,但其人口数量只占华社人口的15%左右,远远不及四邑人多。19世纪60年代起,由华人社区的六个(后来扩展为七个)地缘会馆领导所组成的中华总会馆成立,连同社区内的地缘、血缘组织,合力管理华人社区内外事务,解决纠纷,为华人社区的总管机构。中华总会馆成立后,其最高领导人的职位,根据华社地缘组织的人口多寡比例轮流担任。台山地缘组织的宁阳会馆领导人,每隔三届便担任中华会馆的领导。①加上其他四邑地区的地缘会馆(冈州会馆、合和会馆、肇庆会馆),四邑人在华人社区的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邑地区因为出洋者众,也跟韩江流域的潮汕地区一样,称自己为中国的“第一侨乡”①。潮汕人移民南洋为多,四邑人则远涉北美为主。两地居民的海外移民,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祖籍地的生活方式、经济条件以及地方文化意识。今日管辖四邑地区的江门五邑(恩平、开平、台山、鹤山、新会)行政区域,也自称为“中国第一侨乡”②,凸显出当地居民出洋历史及其对当地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本文以在广东省珠三角侨乡地区和北美洲的各地华社所收集到的通俗文化资料为基础,从美国亚裔研究的角度,探讨珠三角侨乡地区与北美华人的地方文化关系,展示侨乡与北美华人移民之间跨越太平洋的文化互动、流传与创新。 一、跨越太平洋的祖籍文化传承与演变——华社的珠三角地方语言与通俗文化 珠三角地方文化在北美华社生根成长这一独特的现象,最显著的体现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社区特色,下面从六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北美华人社区使用的华语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改变之前,来自珠三角各邑的移民及其带来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各地华社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活动中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他们像其他海外各地的华人移民一样,称祖籍家乡为“唐山”,自己为“唐人”③。在美洲各地华人社区,四邑家乡方言是华人的社区语言,他们统称家乡方言为“唐话”;美国社会的英语是“番话”(异族语言)。很多社团组织设有中文书记和英文书记,英文书记称为“出番”。他们的语言使用,“唐”“番”分明。如果新来的移民只会说省城和香港的“省城话”(即广州话,也称“白话”),或是来自广东以北省份的移民和华人学者留学生只会说“北话”④,北美华社的老华侨就讥讽他们“唐人唔识讲唐话”。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若只会几句简单的华语,缺乏流利的华语沟通能力,在华人社交场合也会尽力用家乡话说:“我唔系好识讲唐话,我讲番话。” 如果华人移民缺乏珠三角方言能力和籍贯关系,那么他们就很难融入华人社区。二战前那些非广府籍的中国学者与留学生,很少在华人社区安居。20世纪50年代初,很多羁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因为方言隔膜而很少涉足粤籍华人主导的华人社区。就算他们日后在美国入籍定居,甚至像广东人一样做生意经营中餐馆,也只是在华社范围以外经营,顾客也不是粤籍华人。 华社里珠三角籍华人和方言独尊的现象,一直到2000年以后,来自中国大内地和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的华裔移民大量出现,才有所改变。⑤现在,庞大的旧金山华人社区,也由于人口、环境、经济等因素的变化,社区使用的华语已经兼容了“北话”和“越南话”,除英语外,还以“唐话”、“省话”为主。这一现象,在来自不同地区的土生华裔和新旧华人移民聚集的旧金山南部的圣荷西(San Jose)市和硅谷(Silicon Valley)一带的华人社区最为明显。在蒙特瑞公园市(Monterey Park)、哈辛恩达(Hacienda)镇和纽约皇后(Queens)区,台湾籍移民使用的“国语”与“台语”是华人社区的主流语言。在纽约曼哈顿(Manhattan)华人社区,为数众多的福建籍移民涌进以后,福建方言(闽语或闽南话)随之与四邑方言一样开始流行。 (二)北美华人移民的姓名与北美地名的音译 1.华人姓氏音译 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人姓名的英文音译没有统一的标准,移民美国的华人入境身份,多以家乡方言发音拼写姓名的英文音译。②1949年以后持香港身份证入境的华人移民,以香港的粤语英文拼音标准为准。虽然如此,这些音译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当有系统。比如说,早期来自珠三角的“邓”姓移民,他们的姓氏在方言的英语音译也相当规范化:来自三邑、省城和香港的,都是TANG或DANG;来自四邑之开平、台山的,都是ONG。少数来自中国北方或台湾的,则是TENG;最近来自大陆的新移民则是DENG。“司徒”姓,四邑方言音译是SOOHOO,三邑、省城和香港的音译是SZETO或SITO;新移民用的汉语(普通话)音译SITU。“陈”姓也是一样:四邑方言音译是CHIN或CHINN,三邑是CHAN,香山/中山的为CHUN。来自中国北方的少数华人,则拼为CH’EN或CHEN。 如果没有珠三角四邑方言的背景或常识,有些北美华人姓氏看上去就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例如:“曾”姓,北美四邑华人音译为DONG,三邑音译为JANG或JUNG,香港是TSANG,与今日的现代汉语拼音ZENG有相当大的差别。“谢”姓也是一样,有DEA/DER(1949年前的四邑)、TSE(港澳) 、JA/JAR(1949年前的中山)、HSIEH(1949年前的北方、今日台湾)、XIE(今日大陆)等各种拼音形式。“阮”姓,音译差异更大,现代汉语拼音是RUAN,三邑广府是YUEN,北美四邑华人的音译则是GIN;其实GIN真正的四邑方言发音是ngin,当时的北美四邑方言音译用辅音字母“g”(k)代替鼻音辅音“
”。所以,建筑新宁铁路的台山人陈宜禧姓名的音译是CHIN GEE HEE而不是CHIN NGEE HEE。可是,没有韵母的鼻音吴姓和伍姓,却又沿用NG或ENG。现代汉语拼音则是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