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开始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主力军,90后新一代青年身上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也反映在其就业上,例如90后在步入职场初期,经常更换工作,频繁跳槽已经成为新一代就业者的重要特征,这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针对这些90后就业特点,一些企业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甚至很多企业在当前只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很少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正是基于90后求职者就业特点造成的。 “双师结构”在中国的发展尝试 所谓“双师结构”是指企业同高校进行深度合作的一种模式,在“双师结构”中,企业高管会同时担任高校辅导员或者导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而辅导员则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以便于企业更好的招聘人才。这种合作模式的应用背景是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降低人才浪费,也是针对当前的人才招聘现象出现的新型人才招聘和培养模式。在当前的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人才在进入企业后,会频繁的变动工作,甚至有的员工才刚刚进入企业便辞职,随着90后成为新一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主力军,这种现象也就更加凸显。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在求职方面存在着一些较为负面的问题,主要便是心态浮躁,很多求职者在大学毕业后往往对工作有着较高的心理需求,例如在工作内容方面、福利待遇方面、工作稳定性方面等等。较高的心理需求和现实落差是造成新一代大学毕业生求职者心态浮躁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些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往往会退缩,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工作后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双师结构”的最大优势便在于能够让企业充分了解学生,比如企业高管担任高校辅导员,辅导员是对学生了解十分全面的一个职务,关系着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而企业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就能根据企业需要优先选择比较适合的学生,从而在人才招聘中降低人才流失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浪费。 “双师结构”有哪些优势? 首先,提高准员工实践能力。“双师结构”下的人才培养招聘模式,不但能够促使企业更好的了解学生,还能将企业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优势带入到高校中,企业同高校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内容也是同业务相关的实践应用内容。因而由企业高管担任高校辅导员或者导师,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校带来更多的实践教育,这对于提高高校的毕业生质量也有着重要作用。武汉大学在2010年聘请了雅昌企业集团总裁潘剑平等十位印刷企业的高管担任印刷与包装系研究生第二导师,这种“双师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众多高校中也纷纷被应用。以武汉大学的“双师结构”模式为例,虽然武汉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府,然而其印刷与包装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依然很难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其学习过程中所主要学习的一些课程和理论往往和企业的实际应用存在很大的差距。正是在这种问题下,武汉大学引进了一些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企业高管担任相关专业的导师或者学生辅导员,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企业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在人才招聘中能够有效挑选毕业生。另一方面,主要的也是通过和企业进行合作的模式,将企业的实践优势引入到高校中来,在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下,企业可以招聘到所需的人才,高校也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 其次,有助于企业甄选毕业生。首先,在“双师结构”模式下,企业高管在高校担任辅导员或者导师的过程中,就会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是建立在较长时间的基础上的,相对人才招聘时短时间的接触,通过这种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企业无疑能够对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在人才招聘中,能够根据这种评价和了解更好的进行人才选择。一般而言,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对学生了解较为全面的职务,而且同讲师不同,辅导员会一直辅导学生,而不是仅限于某个学期,在这种长时间的了解下无疑辅导员能够在学生的品行方面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如果由企业高管担任高校辅导员,则能够在长时间的接触下更好的了解学生,特别在性格、品行方面,选择适合的毕业生进行招聘,能够有效降低招聘后的员工跳槽率。真正为企业招聘留得住的人才。相应的,企业高管担任高校导师也是如此,一般高校招聘企业高管担任导师为第二导师,正如武汉大学的模式一样,第一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全面学习情况,而第二导师则是为了补充学生实践方面的不足,对学生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导师在辅导的过程中也就能够更好的了解毕业生,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掌握能力、实践能力等等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人才。 再次,开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双师结构”下的人才“定制模式”也是开启企业同高校深度合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无疑有着绝对的优势,这种教育资源和知识资源是企业所不具备的。对于企业来说,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提高企业生产能力还是进行技术创新,都离不开人才和知识的支撑,企业在科研能力方面同高校相比也有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对于企业来说,同高校进行积极合作,能够有效弥补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短板,利用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和科研能力,同高校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近年来连续出现“最难就业年”,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高校也急需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在改革中首要的便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得出,毕业生实践能力不高是主要问题之一,因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就业率水平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企业获得高校优势资源的同时,高校也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其实践经验,从而在人才培养中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