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1]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深层次矛盾凸显的背景下,稳中求进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价格改革要坚持稳中求进,在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动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取得新突破,为经济增长、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创造条件。 一、正确理解稳中求进政策的含义 稳中求进作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其基本内涵是: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求得更长远、更平稳、更高质且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在这里,稳是基础和前提,是进中之稳,是为进创造基本条件和良好环境;进是取向和目标,是稳中之进,是为巩固稳提供动力和保证。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2]稳与进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对稳中求进政策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一)稳中求进中的稳 稳是稳健、稳妥,是大局所需。稳中求进中的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3]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是经济发展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保证,是经济稳定和价格稳定的重要前提。政策不稳则民心不稳,民心不稳则经济和价格不稳。强调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稳定,要求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改善市场预期,化解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矛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夯实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并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如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经济增长动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化解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风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与产业政策协调、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即稳增长,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顺利推进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它要求经济发展既要平稳,又要较快,在稳中求快,在快中保稳,防止大起大落、忽冷忽热,保持快慢平衡、冷热均衡、进退有度、运行有序。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更好地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全面认识平稳较快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增加生产总值,应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要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掌控好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三驾马车”。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是要在管住货币总量的同时,完善价格调控政策,加强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产运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价格直接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只有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尤其是生活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为推进改革和调整结构创造良好环境,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社会稳定的基础。价格不稳,经济难以稳定,居民生活难有保障,社会稳定势必受到冲击。为此,要把握好稳定物价与宏观政策的平衡点,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价格改革,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进展。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其核心是要保障民生,通过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提升其福利,让全体国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适时解决新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是改革发展的保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维护社会稳定是发展之需、群众之愿、执政之责。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二)稳中求进中的进 进是进取、向前,它代表发展方向。进的方式是要通过改革和创新,让科技更进步、结构更合理、管理更科学、实体更壮大、内需更旺盛、市场更繁荣、社会更公平、百姓更富裕。稳中求进中的进就是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4]这意味着稳中求进必须突出进字,用更宽阔的视野、更独特的思维和更智慧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