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4)04-0016-09 doi:10.13316/j.cnki.jhem.2014.04.008 一、大学横向治理组织建设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 大学治理结构一般可分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纵向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层级间的行政主体或职能部门构成的权力结构,是大学日常治理活动的主要承载者,主要是由实体形式的机关职能部处室构成。横向结构是指不同主体间的跨职能部门的组织,是大学重大综合性治理工作的主要承载者,主要是由虚体形式的各委员会或临时领导小组构成。 从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科学而民主地治理大学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客观要求。现代大学的发展模式一开始是英国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住宿学院模式(residential college),发展到19世纪后期被德国的研究型大学模式(research university)取代,进入20世纪后又发展成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所谓的美国的巨型大学(multiversity)。大学越来越成为一个综合体,不仅包括了以教学为主的英国模式,以科研为主的德国模式,而且还包括增加了服务内容的美国模式[1]。在不断发展着的现代大学模式中,教授的权力和职责也在逐渐地扩大,原本只是教学和教育工作,后来增加了科研任务,到美国模式后,教授还要参与学校管理和社会工作。现代大学治理面临的客观问题是在大学越来越综合、宏大、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发展专门的委员会组织成为了必然。 从高等学校权力配置角度来看,高校内部的横向组织越来越“挤压”纵向组织。结构为理念服务。科学化的理念越来越排挤大学纵向结构的权力生长,“去行政化”已渐成趋势甚至潮流;民主化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学术民主已成为大学中最重要的民主内容。两者综合起来的结果,便是由教授们为主构成的委员会组织要历史性地承担现代大学治理的重任。客观事实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是,权力从纵向结构向横向结构加速流动,纵向结构由传统的权力支配型向服务型转变,而横向结构则越来越集中了大学的决策权和咨询权,即横向结构日益承载起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大学治理理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进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涉及大学内涵发展的一些根本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需要做出深刻的认识和切实的回答,仅仅寄希望于大学中的某个职能部门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横向组织必须发挥应有的咨询决策职能。因此,加强大学横向治理结构建设,是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从现代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提出将大学的组织结构归入“专业式官僚结构”[2],该结构由5个部分组成:战略高层由大学校长、董事会等领导层组成;运营核心由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组成;中间层是负责协调上层决策和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行政部门和院系领导;支持人员是服务性的职员、教辅人员和后勤人员;技术结构主要是由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会等各类专业委员会构成,它既是局部的学术决策组织,同时又为战略高层提供决策咨询、战略规划等。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组织结构缺少技术结构,即便有也呈现出空心化趋向,技术结构在合法性基础和组织人事上都依附于行政权力而存在,充分发展大学的技术结构即委员会组织可使学术权力得以在组织层面有所附着[3]。可见,从组织管理角度,建设委员会组织也是构建现代大学组织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横向治理组织情况考察案例分析 在我国大学治理中,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机构,校长办公会通常是行政工作的最高议事机构,这两者都属于“战略高层”,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它们也属于横向组织。本研究调查的对象是在这两者之下,经这两者授权成立的校级横向治理组织,不包括学院一级的横向组织。下面以N大学为例,阐述有关调查情况。 N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该校横向组织以“××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的形式出现,共计有68个之多。这里按工作内容将这些横向组织粗略分成四类:党建工作类、教育教学及科研类、行政治理类、后勤保障类。每个横向组织按“主要职责”“性质”“工作规程”“运行状况”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性质”主要是指“工作属性”和“权力来源”;“工作规程”是指是否有组织章程或议事规定等;“运行状况”是指作用发挥的时限和频次(具体情况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据对国内兄弟院校的调查,各大学在这些横向结构方面的设置大同小异。也可以说,尽管这是一所大学的横向组织状况,但大体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学横向组织的普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