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奥巴马开启了姗姗来迟的亚洲之行,2013年10月他曾因国内预算危机和政府关门而临时取消访问亚太地区。2013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认为陷入“失速”困境,今年的乌克兰危机以及俄罗斯出其不意地快速收纳克里米亚地区,让奥巴马政府大失颜面,也再度引发国际舆论有关美国“重返欧洲”而非“重返亚太”的论调。从美国当前外交处境来看,奥巴马政府可谓“焦头烂额”。围绕乌克兰“向东”还是“向西”,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新一轮较量实际上才刚刚拉开序幕。面对叙利亚危机,美国似已“知难而退”;奥巴马虽有心调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关系,但却“回天乏力”;伊朗看到美国在东欧、中东陷入新的困境,也必然在思考如何提高谈判筹码,没有俄罗斯的支持,美国和伊朗关系的真正“解冻”显然很难达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奥巴马访问日本、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欲借亚洲之行向外界表明,亚太再平衡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基石,美国“重返亚太”的步伐不会停歇,仍将尽力维护其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中国:不在场的主角 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在其2012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戏称,但凡美国高官访问亚洲,即便中国不在行程之内,也一定会在议程之上。此次奥巴马访问亚太四国,中国可谓“不在场的主角”。奥巴马在出访前史无前例地以现任总统身份首度明确表示,钓鱼岛问题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美国欢迎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奥巴马此访还力促美军重返菲律宾,要求中国不要对有领土主权争端的国家进行武力胁迫,鼓动日本进一步向菲律宾、越南等国提供维护海上安全的装备和训练。虽然奥巴马一再声称,美国并不是要遏制中国,但其亚太战略针对中国的一面实际上越发突出。 美国在亚太对中国展开新“攻势”由来有因。2013年奥巴马政府开启第二任期后,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初现“颓势”。从内政看,国内两党争斗加剧、民意趋向“孤立主义”以及政府预算和军费的持续削减等,给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带来极大牵制。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在即,但奥巴马在国内政局中已提前成为“跛脚鸭”,不仅其力推的“医改法案”有被颠覆的可能性,国会议员也不愿轻易给予奥巴马政府“贸易促进授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尚未谈妥,其能否在国会顺利得到批准更是前途未卜。从外交看,中东乱局进一步恶化,沙特、以色列等传统盟友对美国在该地区与伊朗缓和关系、实施“战略收缩”的政策极为不满。美国又因乌克兰危机与俄罗斯近乎摊牌,伊核、朝核问题的解决未见根本性转机,不仅“西稳东进”难以遂愿,美国国内对奥巴马政府外交进退失据、软弱犹豫的批评也日渐高涨。 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初现“颓势”相对,2013年,中国在亚太地区打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组合拳”,积极与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统筹经营大周边战略的能动性显著提升。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将中国与中亚地区更紧密联结并辐射西亚、中东欧,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关系的升级深化指出方向。李克强总理访问南亚国家时提出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构想则针对中国加大面向西南(印度洋)方向的开放合作。在钓鱼岛争端等热点问题上,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以体现坚定维护主权的决心,遏制日方采取升级行动图谋。 在此背景下,美国亚太再平衡的“颓势”被有意解读为面对“强势”中国的退让。[1]美国战略界出现对中国进行必要反制的声音,并提出以下主要应对举措。一是帮助有关国家提高应对中国海洋胁迫的能力,重点是增强其海上执法力量、促进监视和情报共享,帮助这些国家发展“非对称战争”能力。二是以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新加坡、韩国和越南为重点开展多边外交,建立一个“网络化的”安全环境,限制中国孤立某国、分而治之的做法。三是更多利用东盟、东亚峰会等地区组织对中国发难,提出新的海上安全倡议以争取地区国家对美国的拥护。[2] 针对地区国家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能否持续的质疑,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2014年1月撰文强调,“美国正在全面利用相辅相成的政治、外交和经济手段在亚太地区推进我们的价值观和各种利益”,2014年美国蓄势待发,将在亚太地区与各国展开密集接触并加大投入。 其后,美国高官在涉华问题上一再放出“硬话”。2月5日,拉塞尔在国会听证时指责中国的“九段线”主张不符合国际法,这是美国官方首次在“九段线”问题上如此明确地拷问中国。2月13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表示将在中菲发生冲突时坚定支持菲律宾。2月17日,国务卿克里访问印尼时谴责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举动,强调“九段线”不具合法性,而印尼也已宣布成为南海主权的声索国之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还警告说,如果中国在南海地区划设防空识别区,美国将进一步增兵亚太。4月,国防部长哈格尔出访亚洲时也发表了力挺日本和菲律宾的言论,以致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当面向其表示不满。 由是观之,奥巴马此次访问亚太,在涉华问题上表现强硬,也算意料之中,他甚至有意借此弥补美国面对俄罗斯时所表现的“软弱”。美国对华新一轮“攻势”料将进一步鼓噪地区国家对“强势中国”的忧惧,利用海洋权益和海上安全争端等“打楔子”,充分释放日本作为美国“重返亚太”急先锋的潜力,更加注重借助多边场合和灵活的“小多边”方式加大对中国的“绑缚”。在2014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政治氛围影响之下,不排除奥巴马政府对华摆出“硬碰硬”的姿态。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复杂性将大幅上升,针对中国的“亚洲版北约”并非没有可能。如何应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新“攻势”,中国须早作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