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14)03-0007-08 “文化模式”是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的重要概念。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模式,研究文化模式对于了解、认识各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是很有意义的。各国或各民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文化模式的不同。 文化模式有哪些特点,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有哪几种类型,有哪些规律,在转换过程中,文化模式的结构是如何变迁的,关于这些问题,我国学术界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既有利于认识文化模式的特点、类型和转换规律,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现代中华民族文化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一、文化模式的概念 关于文化模式的概念和定义,学术界没有共同的看法,各位研究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一些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认为文化模式就是一个民族的心理趋向和人格特征,亦即民族性格或国民性格。另有一些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认为文化模式就是行为准则或规范。 (一)从心理学角度界定文化模式的概念和定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文化模式的概念,可以本尼迪克特为代表。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采用了萨皮尔的“整合状态”(configuration)①一词来解释文化的模式,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思想和行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组合,而是一种独特的配合,各个部分相互关联而形成一种整合的实体。此即所有“模式论”者所持的“整合观”(configurational view)。在本尼迪克特看来,“一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与行动模式,多少必具有一致性”[1]53。每一种文化各有其支配个人及团体思想和行为的“核心理念”(dominant idea)或“特有的目标”(characteristic purposes)。而此种理念或目标不一定为别的社会所共有。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趋向于这种起支配地位的核心理念和特有的目标,因而形成相当一致的“基本态度”[2]。这种支配个人及团体行为的基本态度,便是“文化的整合状态”(cultural configuration)。各种文化的差异,并不是因为一个或若干特质有无,而是因为那许多特质,全部趋向于核心理念和目标。而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理念,都不免有所偏重。重视某个理念或目标,因而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表现。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模式,可以说是由于人类的潜在意愿所造成的。本尼迪克特主要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文化模式,乃是一种文化有机观。她所说的文化模式主要是指民族性格。她的理论受到克罗伯和罗维的批评。克罗伯以为本尼迪克特持文化“有机观”,故将他所说的“文化模式”界说为社会的心理趋向,此与人格趋向和态势趋向相当[3]。罗维则认为,本尼迪克特的目的是想确定文化模式的特点,并且以心理学的术语表述之[4]。 (二)从社会学角度界定文化模式的概念和定义。 美国人类学家霍贝尔(Hoebel)认为,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一致树立标准行为的方式”[1]53。克罗伯认为,文化模式主要表现在文化结构和文化功能上。文化模式是“能使文化结为一体之内在关系的系统与配合,使其不致于只是不规律的累积”[1]53。林顿认为,文化模式即“行为的标准”,克拉克洪文化模式可分为“约束、理想或规定模式”和“行为模式”两种[1]54。美国另一学者D.C.查普尔在1953年提出更为中立性的文化模式理论,他认为,“文化模式是一种可由观察而验证的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它包括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客观方法来测定[1]54、[5]。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综合各家之说,对文化模式的概念和定义作了如下界说:“诸文化特征协调一致的组合状态。……诸文化模式是一种文化的诸成员普遍接受的文化结构,也是长期存在的一种文化结构。文化模式的复杂性以及属于各该文化的成员对这些模式的认识程度是可以改变的。简单、明显的文化模式可以在劳动习惯、服装和饮食上表现出来,比较复杂的模式可以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或经济制度上看到。”[6] 前述两种概念和定义都是从一个学科的角度进行界定,是不全面的概念和定义。综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概念,文化模式可界定为:文化模式是一种文化的各部分有机的整合状态,是全体成员普遍接受的文化结构。它有一种为全体成员认可的心理和行为趋向,有一套为全体成员遵循的行为规范与价值标准。文化模式相对稳定,它随着时代的大变革而发生变迁和转型。 二、文化模式的特点 (一)整合性 整合性是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任何一种文化,各部分经过整合之后才能成为有机整体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状态。未经整合的文化,各部分联系不紧密,文化的各个层面不可能协调一致,各地区或各社群不可能形成核心观念和共同的行为、价值模式及象征系统,因而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文化模式。 汉文化真正整合为一个为各地汉民族共同认可的文化模式是在秦汉之后。在秦之前,各国诸侯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各地的文化尚未得到充分的整合。尤其是东周以来,“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7],文化呈多元的状态,没有形成共同的文化模式。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就提出综合百家、铸造一统思想的重要性。例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不二》中就明确提出:“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形成“大一统”局面。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使各地不同的文化有了更多的相互交流、相互采借的空间,同时也有了整合、升华的基础。秦统一全国后,为整合全国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整齐划一的文化整合,如“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修秦律”,使秦之前的多元文化状态转向一元文化的状态。秦朝的这些措施为汉民族传统文化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基本上承袭秦制,并整合楚文化,进一步完善秦创立的大一统帝国文化模式。尤其是在统一思想意识、整合全国伦理和道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二千年来,经历多次改朝换代及统一和分裂循环的政治局面,但文化模式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由于汉代以后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汉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不断地向外传播,波及整个东亚和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