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行政体制的现代化无疑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行政体制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一起支撑了国家的治理体系。从这一意义上讲,行政体制的优劣影响着国家的治理体系,行政体制改革具有空前的重要性。 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政治、组织和心理的过程。作为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改革集中表现在对社会政治资源的组织和动员上,也就是不断地激发改革的动力。其所以如此,在于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调整和分配的过程,它势必会因触犯某些既得利益而受到阻力和反抗,而这种阻力和反抗也会因既得利益与权力的结合而增强。由于以往几位一体的改革没有同步进行,我们今天碰到的一个现实是既得利益已经变得非常强大,我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改革差不多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因此而成效甚微。所以,改革如果不能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社会的政治资源为自身的前进扫除障碍,就有半途而废的危险。恰恰是基于这一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召。行政体制改革既是一个政治过程,也是一个组织过程,行政体制改革不仅改变着政府的外观,而且改变着政府内在的运作机制,更改变着政府与社会和公众的一种传统关系,也就是从以往的政府对社会的单独治理走向与公众一起来治理社会。就政府本身而言,基于共同价值基础的与公众一起治理是组织公众参与管理的过程,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此外,行政体制改革也是一个心理的过程。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要打破人们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心理稳态,而且还要培育人们对改革、对新的行政体制和新的行政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对于巩固改革成果并推进进一步的改革非常重要。 作为过程的行政体制改革通常是围绕目标进行的。这一目标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国家的治理目标体系,其次是行政系统的目标体系。由于行政系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次级体系,因此,它的目标需要与国家的治理目标相一致。国家治理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这一现代国家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就是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指出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1]。那么围绕着这一国家治理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建立一个高效的治理型政府,也就是十八大提出的“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样一个政府对于推进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行政体制改革如何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它的目标取向具体来说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制度层面。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层面的目标取向是提高行政体制的民主程度,走向民主治理。这主要表现在公众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和管理上,它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政府事实上也形成了社会诸多利益中的一种,公共利益究竟如何表达?如何更好地处理日益纷繁的社会矛盾?利益相关者要求介入政府政策过程的呼声变得日益强烈,所有这些使得原有的政府作为单一管理主体的管理模式捉襟见肘。治理的提出以及建立“人民满意的政府”正是顺应了这样的一种变化。 其次是运作层面。行政体制改革运作层面的目标取向毫无疑问是效率,效率是政府永恒的追求。职能科学、结构优化、运作规范是取得高效的组织方面的保证。我们以往的历次改革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的精简、组织的重组、职能的转变、体制的创新等无一不是为了使政府取得高效率。效率体现了政府作为一个办事机构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与效率相联的是效益(两者有时候也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效益体现了行政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今天,政府几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积极(相对早期的守夜人政府而言)地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输出公共政策,如果政府的这些活动产生不了任何效益,对社会的利益没有任何增进,那么政府本身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如果这些活动产生的效益低于对它的投入,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不经济的。政府的效益包含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的行政活动无疑要产生它的社会效益,因为这符合“为民造福”这一政府行政活动的宗旨。但同时,政府在追求社会效益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不惜代价地去追求社会效益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有害的。 再者是理念层面。行政体制改革理念层面的目标是建立新的行政文化。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影响着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正如阿尔蒙德指出的,“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体系中每一个政治角色的行动”[2](P29)。行政文化也如此。崇尚“有限政府”和“政府管得少就管得好”的行政价值会产生一个结构和功能都受到严格制约的政府;对社会平等的偏重可能使政府产生福利色彩较浓的行为;主张集权可能产生一个等级森严、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体制;具有服务理念的公务员会视自己为人民的仆人,如此等等。从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其行政文化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和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交融,这一行政文化的要点表现为公正、无偏私、奉献、忠诚、服务、效率、经济、理性、负责。我们看到,这一文化包含了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两个方面的内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要建立的新的行政文化,从大的方面讲,也无外乎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两个方面。在这里,与西方的一个可能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部分可能会被吸纳到新的行政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