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984年中国学界正式使用“农民工”一词计算,农民工问题研究已有30年历史①,发表论文3万多篇②,可谓数量庞大、成果丰硕。学界持续性的集中关注带来的直接社会后果就是农民工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决策中所占的位置日倾核心化,农民工在社会公众中的社会形象日趋正面化,农民工的未来出路也日益明朗化;更重要的是,在农民工问题上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范式。对这一研究范式的归纳和反思对未来的理论发展和政策践行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农民工问题研究范式 托马斯·库恩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为范式。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③可见,在库恩看来,范式回答了事物存在的真实性、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等问题,是研究者所共同接受和遵从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范式,具体是指在农民工研究上形成了共同的理论预设、方法论、研究取向,并得出一些共同的研究结论。 (一)共同的理论预设 预设又称为先设和前设,是指在理论阐述中,研究人员共同认为不需要进行论证、具有天然合理性的假定,它是展开论证的预定基石。在农民工研究中,多数研究秉持着以下三个共同的理论预设。 现代化预设。研究通常把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一宏大的经济社会现象放在“传统—现代”这一连续统内进行观察。具体而言就是,在这种具有心理优势的城市文化观的潜在影响下,中国的农村社会被想象成所谓的乡土社会,在其中生活成长的农民理所当然地具有乡土性;基于规模、人口密度和社会复杂程度的不同,城市具有不同于乡村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即城市性。在进化论的支持下,城市性一定优于乡土性,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性应当侵入和取代乡土性。 市民化预设。与现代化预设相联系,在“农民—市民”的二元划分下,农民工进城工作生活就是一个被整合、被同化于城市社会的过程。也就是说,进城农民工在适应城市社会各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规则、意义系统的过程中,将逐步从一个农民转向现代市民。 同质化预设。在“城市—乡村”、“农民—市民”等二元化划分的假定下,为了展开讨论的需要,城市和市民内部的差异被消解或有意忽略,与市民相对存在的进城农民工也被视为一个具有内部同质性的整体。农民工在区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客观方面,以及心理诉求等主观方面的差异,被相对地虚化,研究者更多地是抽象出进城农民工的共同之处,将之视为农民工的一般性特质,构建出一个一般化的农民工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 (二)共同的方法论 共同的方法论上首先表现为在研究立场认定这是一种针对“他者”的研究。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指出的,“他者”是指“没有或丧失了自我意识、处在他人或环境的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的被异化了的人。”④在长期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农民工多处于他者的位置,如外来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工妹打工仔、常住非户籍人口等相关社会称谓就都具有明显的“非主人”的倾向。在政府施政和大众传媒眼中,农民工不是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与城市相对的,处于次要地位的,被对象化了的客体;农民工是外来者,是后来者,是弱势者,是无力表达者。在这种方法论的支持下,在农民工研究中,可以看到政府的话语、传媒的话语、市民的话语,但农民工的自我诉说却很少能够被听见。 共同的方法论还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过程假设为一种理论上的应然和必然。基于此逻辑起点,力图利用各种具体方法对农民工适应城市的过程和结果做出理论解释,有意或无意地偏向一种路径选择或模式的经验运用(如现代性和冲突论视角),并赋予其以重要意义。这些研究存在本体性的缺陷——把为解释实践而构建的模型当作实践的根由⑤。这种方法论实际上是从理论来推理实践,人为地设定“应然—必然”关系,采取化简方式来达到预期的解释目标。 正是认识到以上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很多研究开始回到经验事实本身,从实践出发来研究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还事实以本来面目。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在资料收集上运用的仍然是大规模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在分析资料上也仍然会以总体状态和个案深掘为分析对象,但在收集资料的内容、在新方法的发掘上,应更侧重于展现农民工的主观感受、社会参与、自主选择、自我诉说以及自我管理等。 (三)共同的研究取向 城市适应取向,或称城市融入取向。在市民化预设的支配下,近些年来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成果众多,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研究取向,具体表现为形成了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视角,如现代性视角、社会化视角、农民工—城市社会互动视角和社会网络的视角⑥。甚至形成了几种与农民工城市适应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微观理论,如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⑦但未来这一研究取向面临两个新的挑战:一是认定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的靠近,实际上是把城乡一体化等同于城乡一样化;二是如果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成为现实,乡村将不再是落后、愚昧和贫困的代表,它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