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其主要功能是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融合。社会政策对于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的安全,促进社会系统的整体协调,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社会政策是社会治理的核心,社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需要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共同合作,以实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共治。这一普遍性原理已经为不少国家的社会建设实践所证明,新加坡是其中的典型,该国社会政策的理念和实践又与执政多年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有着紧密的关联。 本文正是基于社会治理的视野,梳理和分析新加坡社会政策理念与实践的历史变迁与当下形态,希冀从中挖掘社会政策的治理意涵,进而探讨社会福利亚洲模式的积极元素,包括立足国情原则、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并重、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等。 一、立足国情的社会政策基本原则 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指的是制定各种社会政策时的基本指导思想,如平等、公平、需求、自由和权利等。① 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将欧洲福利制度归纳为三种类型:法团福利国家(Corporatist welfare states)、自由福利国家(Liberal welfare states)、社会民主福利国家(Social democratic welfare states),法团主义、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也因此成为人们分析和认知福利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随着各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提出,福利体制已经突破三种模式,尤其是一些亚洲国家,根植于传统文化背景下强调家庭作用的福利制度更是明显区别于欧洲自由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模式,“亚洲模式”的社会政策倾向于实行个人、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福利责任。而新加坡独立时,明确宣布“我们要根除贫穷、歧视、疾病和其他经济的、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我们要建立‘更公正和更平等的社会’。”②当时,福利国家浪潮已经在欧洲全面展开,尽管大多数建党成员都从英国留学回来,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没有照搬英国的福利制度,而是主张必须按照自己的路线和国家的情况来实现公正与平等的社会目标,其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首先,机会平等优先于财富平等。“平等”是所有社会政策追求的目标,但是对平等的理解有三种:目标平等,即平均主义;公平;机会平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提出“同等机会以及不同的收入是平等的精髓”③。独立之初,拉贾拉南阐述人民行动党的社会原则时指出,“再分配不是把东西从一个人那里拿过来然后给另一个人,而是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去完善自己”。④他指出,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富裕家庭的孩子都能去上大学,不管他们值不值得去——只是因为他们有有钱的父母。那种社会显然是不公平的。然而不平等不是不公平。不平等到处都是,因为每个人能力不同。能力有不同,但是应该让不管拥有什么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的能力,不管他是来自富裕还是贫穷的家庭;有有名的还是默默无闻的父母。从其阐述中可以看到,人民行动党坚信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也是归宿,不主张像欧洲民主社会主义那样通过财富的再分配创造社会公平,相反,认为应该根据个人对财富创造的贡献来给财富创造和分配提供机会。⑤ 其次,个人责任为先,个人必须“各尽所能”。在权利与秩序的问题上,新加坡宣扬社会为先,个人利益必须服务于社会利益;在责任问题上,则倡导个人为先,个人必须承担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并将“各尽所能”确定为建立新加坡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⑥。所以,新加坡反对国家福利主义,反对出于同情的社会福利,因为“同情可能被误导”⑦。新加坡的不少领导人对“福利国家”多有诟病,1972年总统薛尔思在议会开幕的演讲中警告说:“福利国家综合症特点之一就是每个人寄希望于别人,而不是自己努力工作,用补贴获得每个人都想要的服务,新加坡必须避免出现这种症状。”⑧李光耀谈到英国的福利制度时说:“那是导致英国没落的原因之一。除非英国能早日放弃这一套,否则无法取得繁荣,因为他们已不再发挥民族的动力,努力进行竞争。”⑨他还批评欧洲“由于社会福利过于慷慨,工人们缺乏推动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美国呢,竞争比较激烈,社会福利较少。但是,如果奥巴马政府和国会倾向欧洲式的社会福利,这将导致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得缓慢和缺乏动力。”⑩在新加坡,人们认为其最需要的是“富有同情怜悯之心,但同时却要鼓励人们努力工作,自立自强。我们也应该保持自我控制、遵守纪律和承担责任。”(11)“政府福利只是对那些真正贫困却错不在己的人的一个形式上的安全网”(12),比如公共援助计划(PA)严格规定援助对象是“因年老、疾病或残疾,只有有限的或没有收入,很少或没有家人支持”(13)的新加坡人。在住房、养老和健康保障方面,新加坡的政策都是建立在个人储蓄基础上的。 第三,作为个人和家庭规范者和支持者的政府。新加坡政府的强势是其政治文化的突出特点,而在社会领域里,政府的角色定位于政治威权与经济自由之间。在“各尽所能”的指导思想下,政府的职能被定位于“必须教导人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了享受明天的果实他们必须牺牲今天”(14)。政府很明确地告诉大家,新加坡“不会是一个福利社会,政府不会实行预算赤字,而是继续周期性地修订费用,以规范成本变化和工资增长。”(15)政府致力于提供充分就业和低通货膨胀率,从而给予新加坡人不一样的支柱:“生活的出路,安全,免于恐惧的自由,继续有目的的生活的自由。这些是无形然而却是真实的支柱。我们也给他们有形的支持:通过个人高储蓄而得到的社会保障和每个家庭一套住房。”(16) 当然,人民行动党也注意到了新加坡人对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应承担更大责任的诉求,但是“各尽所能”仍然是社会政策的核心原则。李显龙于2013年国庆致辞中表示:“在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方面,政府也将扮演更大的角色。……每个新加坡人永远是国家要照顾的对象,人人也都会有充分机会成就自己。不过,要记住:我们还必须各尽所能,发挥尽善尽美、自强不息的精神,因为唯有人人献出一份力,新加坡才能有所成就。”(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