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欧洲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其标志是北约东扩的启动。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说,东扩将为北约进入21世纪铺平道路。他把今年北约的发展总结为四个“新”字,即“新成员”、“新伙伴”、“新任务”和“新结构”。四“新”中,“新成员”最为重要。 1995年9月,北约正式公布东扩计划研究报告。今年, 北约加快了东扩步伐。经过美俄、欧俄多次高层会晤和北约内部的讨价还价,7 月8日至9日北约在马德里举行首脑会议,向波、捷、匈三国发出入盟邀请,并定在年底前完成入盟谈判。 北约的“新伙伴”是指北约与俄罗斯、乌克兰、中东欧以及地中海地区国家关系的发展。这当中,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最为重要。 今年5月27日,北约同俄罗斯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双边关系“基础文件”,7 月又成立了常设联合理事会。马德里首脑会议期间,北约与乌克兰签署了特别伙伴关系宪章,建立了危机磋商机制。5月30日,北约还与27 个北欧、中东欧和中亚国家成立了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北约正在通过军事和非军事两个方面来建立与俄、乌、中东欧和中亚国家的协商合作机制,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影响。 北约的“新任务”是指新形势下北约任务的变化,即从军事防御扩大到维持和平、预防和制止区域冲突、加强人道主义援助和军事技术合作。北约为适应新任务所做的调整,势必加强北约的政治色彩。 北约的“新机构”是指机构改革。随着北约任务发生变化和美国在欧洲军事存在减少,北约要想继续发挥在欧洲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在机构上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北约在去年6 月的柏林会议上提出了改革机构的设想。这个改革今年取得了一定进展:年初,北约组建了多国多兵种特遣部队;年末,北约改革计划因西班牙与英国、土耳其与希腊之间矛盾的缓和而得以通过。这个改革计划大体包括三项任务:一是精简机构,把现有大小65个司令部减少到20个;二是使新的指挥机构更能够适应东扩的需要;三是建立灵活机动的指挥系统,使欧洲将来在没有美国参加的情况下能够独自采取军事行动。 综合分析今年北约上述四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出,欧洲新安全格局的形成正在经历一个关键时期,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格局这个问题上,美、欧、俄三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北约东扩之所以能够启动,主要是因为它符合美欧的基本利益,它是美欧联手积极推动的结果。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的考虑是,借助北约来保证美国介入欧洲事务的分量。但是,对于究竟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欧洲安全体系才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而美国在其中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在美国是有争论的。北约东扩费用问题不单单是出多少钱的问题,它反映的是美国究竟应该对未来的欧洲安全承担什么责任。美国北约问题专家斯罗恩分析说,毫无疑问,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美欧只有继续加强合作而别无选择,但如何分担费用与责任的争论将影响未来北约发展的方向。 北约东扩还对美欧同俄罗斯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一直坚决反对东扩,主要是因为北约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集团,而俄最担心的就是欧洲安全由美国人左右。美国正是基于这一点,才对俄做出一些许诺与让步,如不在新成员国部署核武器,同意修改常规武器条约,根据俄方要求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生效时间推迟5年, 接纳俄参加7国集团,许诺向俄提供经济和财政援助并建立常设联合理事会 ,等等。但是,这并不等于西方已经把俄看做是真正的“伙伴”,它们的设想是,同俄罗斯逐步建立稳定的协商机制,用索拉纳的话来说,就是让俄罗斯“入轨”。西方利用俄罗斯的衰弱启动了东扩,俄罗斯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但如北约继续东扩,特别是向波罗的海地区扩展,就会引发更尖锐的矛盾。叶利钦不久前访问瑞典,意欲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这显然是针对北约东扩的。俄手中还有“战略武器裁军”等好几张牌,这是美欧不能不认真考虑的。 美欧在制定东扩方案和北约机构改革方面的矛盾更加表面化:在确定首批东扩名单时,法国等国提出的“3+2”方案遭到了美国反对;由于法国提出由欧洲人来担任北约南欧司令部司令的建议未得到美国的同意,法国至今仍不愿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这给建立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带来了困难。 目前,欧洲安全之所以还离不开美国保护,一是因为美国的军事实力强,二是因为西欧盟国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但是,今年6 月签署的欧盟《阿姆斯特丹条约》已经确立了实现共同外交安全政策的目标,欧盟正在为建立“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而努力,比如,北约机构改革的第三项任务就是要为欧洲盟国独立承担欧洲防务安全做准备。索拉纳如此描述未来的跨大西洋关系:一个统一的欧洲将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迎接新挑战。问题的关键是,美国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样一个新欧洲。 在新的欧洲安全格局形成之前,美、欧、俄都在为确立自己的有利地位而努力,而北约的东扩与调整又为三者的关系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看,进入新世纪的北约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本报布鲁塞尔12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