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26日,金泳三当选为韩国第14届总统,建立了韩国第一个文官政府。金泳三在大选一开始就以“新韩国建设论”作为竞选纲领,执政后又以此构想作为内外政策的总纲,提出了医治政治、经济领域存在的“韩国病”的设想,主张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稳定物价,降低利率,发展科技,促进贸易,扶持中小企业和加强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使韩国经济步入“质的飞跃之路”。这一设想,为韩国世界化战略拉开了帷幕。 1994年10月,金泳三在印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回国后,在机场正式提出“韩国世界化”新战略。次日,金泳三便主持国务会议,讨论“世界化长期战略构想”,初步确定了实施世界化战略的步骤,成立了推进世界化的组织机构。1995年1月25日,金泳三又围绕世界化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课题,使其设想更加具体化:从1995年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政府机构和产业界的国际竞争力;摆脱发达工业国对韩国的牵制和发展中国家的追赶,使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接轨。 一、韩国世界化战略的实质 1.世界化战略的基本内容 “世界化战略”的基本含义是,改革国内政治和经济体制,与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接轨;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使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走向世界。具体内容包括: (1)通过大刀阔斧地整顿和改组,以期提高政府的竞争力,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2)解决地方自治权问题,从1995年开始实施地方自治制度,以提高民主参与和民主改革意识; (3)提高经济竞争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增加教育投资,更主动地开发人力资源,迅速加快企业面向世界的战略步伐,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在争取实现人均GNP1万美元,出口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为进入世界10个经济大国行列而奋斗; (4)继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国民的世界意识,迎接信息社会的全方位挑战; (5)促进南北和解与合作,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民族大业; (6)积极促进世界性外交,提高韩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概括地说,就实施世界化战略的组织和主体来说,韩国确定分三个层面进行:一是革新政府;二是改革企业;三是变革民间。换言之,只有通过这一三维动态空间性变革,才能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世界化战略的进程。 2.世界化战略的特点 世界化战略与韩国过去实施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战略不同,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1)全方位性。韩国以往实施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战略基本上都以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领域这个主战场上缩小韩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之一跃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相比之下,世界化战略,不仅深入到经济领域,完成经济世界化目标,而且还渗透到国民、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以期实现韩国全方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宏伟夙愿。 (2)变革性。世界化战略的变革性是韩国以往任何战略构想都无法比拟的。从经济体制上看,世界化战略加快了从政府主导型向民间主导型转变的步伐;从发展战略上看,世界化战略强化了从以速度为主的战略向以效益为主的战略转变的进程;从世界市场角度看,世界化战略有利于创建多维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多元化。 二、世界化战略的背景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韩国30年来工业化的后果,使得金泳三政府不得不审时度势,采取新的发展战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因此,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对韩国工业化历程的反思,成为世界化战略产生的前提条件。 1.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至1989~1991年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了新的发展,但真正进入全球经济的,主要还是局限于二三十个工业发达国家,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无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机遇。韩国正是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纪之交,提出了世界化战略。 2.世界经济日益地区化 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另一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地区化倾向在最近10年间明显增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应运而生,推动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促进了各地区国家之间的密切交往与合作。这些合作与交往除了区域优势外,还与世界各国普遍选择市场经济之路密切相关。由于韩国位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中的有利地位,推行世界化战略乃睿智之举。 3.“亚洲世纪”的召唤 东亚经济奇迹是20世纪后半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举世公认,东亚经济在世界经济天平上的分量日益加重,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亚洲时代即将到来。事实上,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东亚模式正在取代西方模式。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亚洲战略,把他们的投资重点和贸易重心逐步转向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韩国作为东亚模式的楷模之一,实施世界化战略,是迎接亚洲世纪挑战,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