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是东南亚国家的地区性组织。这个组织的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同年8月28日至29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部长级会议,决定以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人们通常把1967年至1975年称为东盟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东盟所做的主要事情是解决内部纠纷,促进谅解,建立相互信任。 1975年到1994年是东盟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联盟内的经济合作开始起步。1976年东盟制订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力图通过发展经济来加强东盟。其后,在80年代,东盟国家又签署了改进和扩大优惠贸易安排、取消非关税壁垒、促进和保护投资等一系列协定。然而,由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额所占比例不大,因此上述文件并未对东盟的经济发展起到大的推动作用。80年代制定的工业联合开发计划,即实现东盟各国的产业分工,最后只有马来西亚、印尼的尿素工业计划实现了,其他都没有做到。严格地说,在70年代和80年代,东盟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经济合作成就。直到1993年,东盟成立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才实现了某种突破,使得联盟的发展真正从以意识形态为主转到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出现这个突破,是东盟对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所作出的反应。不过,由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实现经济一体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降低关税的问题上,各国尚有较大分歧。在这个阶段,东盟由五国扩大为六国。1984年文莱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后,立即加入了东盟。 从1995年开始,东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东盟向“大东盟”迈进。所谓“大东盟”,即由东南亚十国组成的“东南亚共同体”。这个设想是1994年5月原东盟6国与越、老、柬、缅四国举行的“东南亚十国非正式会议”提出的。1995年7月,越南成为东盟的第七个正式成员。到1997年7月,老挝、缅甸也正式加入东盟。按照原来的时间表,柬埔寨也应同时加入,因柬国内最近发生政治危机,东盟外长特别会议决定将接纳柬的时间推迟。当然,柬最终是会加入东盟的。到那时,东盟将拥有近5亿人口,它的7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在亚太地区将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东盟自成立30年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政治上比较一致,经济上日益一体化,军事上合作日益密切的区域性国家集团。它的成员国首脑会议不定期召开,最高决策机构是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和至少一次非正式会议的成员国外长会议。在政治上,东盟把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作为目标。在外交上,东盟同周边大国都开展了对话。它曾积极地提出了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方案,提出了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设想和主张。在冷战结束后的亚太安全格局中,东盟正日益显示自己的力量和作用。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走向21世纪的东盟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