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斯特林(Easterlin)发表经济增长不会提高幸福感(happiness)的所谓“幸福悖论”(paradox of happiness)研究②以来,幸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③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国家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这种宏观的视角进而引发出对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反思,涌现出大量的幸福经济学研究和著作,探讨以人的幸福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路径。④心理学研究一直关注影响个人幸福感的因素,个人经济状况被作为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⑤的重要影响变量,出现许多解释收入与幸福感的理论。⑥近年来,受心理学社会比较、社会适应等理论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相对收入(relative income)对幸福感影响的研究。⑦但相对收入不同于绝对收入(absolute income)那样单一或客观,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同的研究者选取不同的方式来定义相对收入,但却缺乏对不同相对收入之间的对比研究,因此也就难以准确回答相对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对收入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后,用一项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地区经济指标、个人或家庭收入,特别是不同类型的相对收入如何影响幸福感进行探讨,调查数据中幸福感测量采用的是生活满意度。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收入与生活满意度 伊斯特林分析美国的数据发现,经济增长并不会提高幸福感。⑧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数据显示,除德国、意大利等国在人均收入增长下平均幸福感有小幅增加外,美国、英国、比利时和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平均主观幸福感却没有增加,甚至有所下降。⑨黄有光发现东亚国家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快乐指数却低于其他国家。通过横断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以及过去评价和未来预期等比较研究发现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以下结论:在同一国家时间序列数据没有显示经济增长或收入水平提高使得幸福感提高,而横断数据分析显示收入高的人平均幸福感更高,但其相关不高;国家之间比较则发现,富国比穷国更幸福;但若按照收入分组,收入水平与幸福感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⑩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不太一致,一些学者发现,收入与幸福感有很强的正向相关关系,高收入群体的幸福感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11)但也有研究者发现,收入对幸福的正向影响很小。(12) (二)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 为了进一步解释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采用了相对收入的概念,伊斯特林是强调相对收入决定性作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主观幸福感随着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正向变化,但随着他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反向变化。(13)有研究者发现,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是通过个体的主观评价实现的,个体的性格、经历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14)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比较理论,由于自我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就需要以其他人为参照。(15)因此,与他人比较后的相对收入在评价自我幸福水平时比绝对水平更敏感。(16) (三)参照对象与相对收入 相对收入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参照对象,目前研究中用参照组来度量相对收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性别、年龄、地域等来确定参照组。(17)另一种是根据被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参照组,分别与他人收入对比、与自己过去的收入对比,或与期望收入对比。(18)国内研究中罗楚亮使用地区平均收入、家庭收入、与五年前比较的生活状况作为相对收入的参照,(19)官皓则使用个人自身经济地位评价作为相对收入参照。(20) 尽管目前相对收入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比较理论,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参照群体不明确,按照社会比较理论,人们选择比较对象时根据具体情境存在不同的动机,可能出于自我提升、自我证实、自我满足或自我评价,(21)因此就可能采取不同的比较策略,向上比较、向下比较或相似比较(也称平行比较),(22)而比较之后的效应也会不同,可能出现对比效应、同化效应,(23)甚至同时存在对比和同化效应。(24)所谓对比效应是指向上比较会降低自我评价,向下比较提高自我评价;同化效应是指向上比较提升自我评价,向下比较降低自我评价,比如与优秀者比较后差距低于预想可能会产生自豪感。比较效应反应在情绪上就是正向、负向或中性的体验。可见,社会比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不确定的,都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性,因此,对于相对收入的参照对象来说就是难以确定的,比较方式也同样存在三种可能性,比较之后对应的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也难以确定。 目前研究中,研究者把研究对象的收入放在研究总体中来确定相对位置,或者要求研究对象自己确定自己收入的相对位置,其并不存在明确的比较对象,只是一种收入的相对地位。这样的相对收入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比较过程极大地简化,比较动机是对个人收入的评价,比较对象的选择是相似他人,比较产生的是对比效应。当然,也应该看到社会比较过程的复杂是因为评价内容复杂,而收入与个人能力等难以量化的特性比起来相对简单,并有数量化的参照,因此,如果不考虑其他的社会比较动机,仅就自我评价来看,假设收入比较产生的是对比效应,在这些前提下,不同的幸福感水平是由于选择不同的比较对象产生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转而去考察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和相似比较哪种比较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高? 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向上、向下和相似的界定。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和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相似指的是评价维度的相似,(25)如果以收入为评价维度,就是与更高收入、更低收入或收入相似的人比较。而戈瑟尔斯(Goethals)和达拉(Darlay)认为相似指的是关联属性的相似,就收入而言,人们不一定和自己收入相似的人比较,而是和自己出身、生活环境、年龄、受教育程度,甚至能力等个性方面相似的人比较。(26)笔者认为,就收入的考察来说,评价维度和相关属性的结合才是选择社会比较对象的策略,一个人不会单纯地去和另一个人的收入比,比较对象一定要与自身具有关联性,关联越大,越容易发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