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2-0004-12 中国迅速扩张高等教育系统并推动一批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雄心似乎所向披靡。这一雄心最早提出是在1998年,当时中国政府正启动一系列推动中国部分经济和机构面向市场的政策。北京大学庆祝10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当众宣布中国大学将实行扩招和改革。当时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很小,每年只有约20万名毕业生,事实上这些毕业生以本科生为主,硕士研究生很少。1998年之后,普通高校的招生几乎翻了两番,现在超过3000所高校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超过630万。中国的在读大学生数已经超过2900万,数量排名世界第一。到2010年,大约24%的18~24岁传统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在接受高等教育。 但是,无论是江泽民主席那一届政府还是其后续政府,他们的雄心都不只是高等学校入学人数的量的增长。过去十年里,中国日益关注国立和地方大学的质量,尤其是大学如何才能帮助中国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由“985工程”开始(发表于1998年,见表1和表2),到最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也称2020蓝图[1]),目的都是推动建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学。
2020蓝图在支持一些中国大学向世界最优秀、最有影响的大学迈进上似乎有所进展,包括提供更多自治权以及更多政府津贴来改善学术管理。中国政府提出,不仅要发展大众高等教育,而且要建设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因为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是未来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民族自豪感的核心要素。 接下来将呈现中国高等教育的雄心将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本背景。包括: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增长的大学入学需求;大学入学人数的增长和大学毕业生高失业率;影响学习过程并可能抑制创造性的文化因素;境外大学分校的合适角色;还有对重点高校的管理与领导的担忧。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在中国学术界正得到广泛讨论,而且对于那些观察到中国大学实现的实质性进步——从毛泽东时代作为浪费的特权和蔑视的一个符号转化为促进中国形成自由市场、加强国际参与的核心力量——的人来说,也是热烈讨论的议题。大学比任何国企或私人企业,任何其他单一机构,更能展现新中国的气象。 决定中国能否成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能否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热望的,可能还有另外两个因素。首先,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学一样,中国大学有更大的动力从不断增加的教育部的要求和干预转向大学自身追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提升的院校文化。 第二个问题涉及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内涵。迄今为止,中国大学(像其他大学一样)只是在追求少量指标:教师获得诺贝尔奖及其他顶尖国际奖的数目、论文引用指标、科研经费、研究生百分比、授予学位数及其他类似数据(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所采用指标)。然而,其他没有转化为加权数据的因素也值得考虑。 研究型大学仅仅只是它们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的反映,是遵从当地文化和政治准则呢,还是社会的领袖、创新思想和论争的产生地?中国政府官员和学者们没有公开讨论过这个问题。然而,这个隐藏的问题是紧张的根源,问题最终可能会随着中国中央政府或快或慢地推进经济自由而慢慢浮现。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学在世界舞台上主要是追随者,受政府主导的政治文化制约,同时也不免受到世界事件(例如阿拉伯之春·)影响,但是一些迹象表明这一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全球化,包括与美国、欧洲及其他地区大学教师和领导层越来越频繁的互动,使得中国学术领导们逐步形成共识,即大学需要不断提升独立的水平,包括提高学术自由水平和改进院校内部驱动的质量控制的水平,才可能完全成熟起来。这毫无疑问将会是一个受制于中国社会准则和强大的政府之手的缓慢过程。 一、2020年蓝图 正如前文提到的,“985工程”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旨在支持一些顶尖的高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举措。这一工程最初从9所大学开始,到2004年支持对象已经扩大到40所②大学[2]。 那么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竞赛效果如何?依据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过去十年,中国大学排名有了明显进步,但是想要进入精英行列,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中国2200所高等学校中,只有6所位列前300名,还有11所在301~500名之中。由于排名指标对科技领域的偏好,排名最前的是清华大学,位于第151~200位之间。北京大学同样位列200名之内。其他排名,其结果近似,反映了对顶尖大学相对狭窄的理解。 考虑到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包括在所谓的“211工程”之下将实施前苏联专业化模式的700所高校合并为300所)的时间不长,这个结果已经是很大进步。但是,同样清楚的是,中国教育部和大部分高校期望今后10年有更好的排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