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4-0053-06 “接合”(articulation)是文化研究理论的关键概念,是英国伯明翰学派以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为首的文化研究理论遗产之一。自从霍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派系中创造性地阐发了这个概念之后,先后有多位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借用和加工,出现了“双重接合”(double articulation)和“三重接合”(triple articulation)等后续理论词汇,在文化研究、媒体研究和传播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鉴于中国学界对“接合”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不多,而且基本上持赞扬肯定的态度,缺乏批判性的视角,对后两者的介绍更是付之阙如,就算在国际学界,也基本上见不到对这三个理论词汇的整体汇评。所以,本文在参阅了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之上展开论述,让三者互相对话、争锋,并对它们之间的连续性、断裂性和优缺点进行思考和点评,探寻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辨性发展轨迹,为理论的生产提供新的思维和角度,也为中国语境下媒体观众研究实践提供参照和起点。 一、霍尔与“接合”:没有保证的马克思主义 “接合”(articulation)在牛津英语辞典解释为:把清晰和特殊的音节组织起来形成一段发声;联接的状态。①中文中很难找到一个现成的词可以兼顾两意,目前译法很多,有诸如串联、接合、连结、藕合、链接、表接、构连、咬合、阐连等。早在1881年,已有论文研究在文字学中此词的意义,②在电影符号学研究中也有“接合”相关理论,③此词的学术渊源颇深,为了明确研究对象,在本文中,主要探寻的是在霍尔的强调和发展之下的“接合”,一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发展开来的关键概念。 “接合”非霍尔原创,但通过他的阐释才使其广泛流传。在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其他学者一起讨论阿尔都塞的时候,霍尔发现阿尔都塞在《阅读资本论》一书中直接使用过“接合”,但着墨不多。④霍尔吸取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方法:物质基础和历史基础,两相制约,避免历史相对论和经济还原论。霍尔的“接合”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在其中各种事物因其相同和差异而互相连接,这种连接机制没有任何必须的联系。但这不是随意的联合,各部分之间有等级关系,有主导和从属,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有主导性的结构。各部分虽然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经济、政治、文化各自运作),之间没有必须的联系,但仍然有主次之分(经济、物质仍然是基础)。无论是“复杂整体”还是“社会形构”,都是在“接合”的层面运作。⑤ 很多经典的理论都是借用巧妙的比喻来进行阐释,如詹金斯的“文本的盗猎者”一言概括了粉丝和文化工业的辩证对抗关系,⑥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也精炼地指出民族国家的建构性本质。⑦好的理论遴选和制造词汇就会字斟句酌,深入浅出。「阐连」仅用一词就表达了具有包容性的灵活含义,是借用了此词本身的双关含义。为了说清楚这个高度抽象的思维方式,霍尔也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总是使用接合这个词,尽管我不知它的意思有没有被完美地理解过。在英格兰,这个词有美妙的两重意思,一是出声,说出来,口齿清晰,有表达语言的意思,但我们也说‘一个联接的卡车’,它前面的驾驶室和后面的拖车,可能,但不必需,前后相连。两部分之间的连接很特殊,但也可能崩溃。接合就是一种连接的形式,在特定的条件下,它可能把两个相异的因素连接成一个整体。它不是一种对所有时间来说都是必需的、决定性的、绝对的和本质的连接。你就得问了,那么,在哪种特定的条件下,能形成这样一种连接?”⑧最后一个问句是根本要义所在:语境化。只有在一定语境中,才会形成暂时的“接合”。 所以,这种连接不是永恒的,可以不断被改写,有“接合”,就有“去接合”和“再接合”,这就是主动性可以改变历史的空间,霍尔自己也提到“双重接合”(double articulation):结构是之前“接合”实践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创造历史的基础,我们在这种结构基础上面发挥主动性,进行新的“接合”,如此循环,历史延续。⑨用运动的眼光看待结构与主动性这一对基本的思辨矛盾,对立中也会发现统一。 陈光兴在定义霍尔的理论精华的时候,把“接合”排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意识形态”和“霸权”,⑩其实,“接合”的思想也是理解后两者的基础。这三个概念都不是霍尔的原创,但他的阐发功不可没。“接合”是一个宽泛和抽象的理论,帮我们更形象地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竞技台,各种“接合”世界的方式在其中结盟和冲突,意义从来不是固定的、终极的和真实的,而只能是语境化和依条件而定的,并且永远向权力关系的变化敞开。(11)“接合”也体现了霍尔所推崇的马克思理论的美妙之处——卓越的抽象能力带来的强大的分析力,精确地揭示和照亮那些不能被肉眼所见、不能呈现也不能证实自身的关系和结构。(12) 但这个概念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凯尔纳曾批评英国文化研究抛空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只有霍尔偶然有一些观点暗示着接合文化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但他对政治经济学也是“欲拒还迎”的姿态,令人奇怪。(13)“接合”理论的缺点正在于此。中国学者在引进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是一边倒地赞不绝口。(14)但其实,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最大的缺点:灵活、辩证、面面俱到、小心翼翼。什么都兼顾了,但什么都没到岸。“接合”的精神就是霍尔自己一篇论文的标题:“没有保证的马克思主义。”(15)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不放,又反对粗暴的经济还原论。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中,对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也是各自褒贬,摇摆不定,“接合”就是一种调和两者矛盾的润滑剂,表达了霍尔以稳为主的理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