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①作为国家一项重要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而且也使中国社会处于城市全球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双重建构语境之下。这预示着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将处在一个从农村社会向典型城市社会转型的整体变迁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使中国的城市特色文化既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又能够保持自身特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且紧迫的问题,因为全球化正在改变世界的文化格局,几乎所有的城市特色文化都面临着被世界一体化所裹挟和吞噬的可能。 本文以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城市化为背景,将新型城镇化作为论述的逻辑起点,力求对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之际②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建构提出系统性思考。 一、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一)全球化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城市建设 在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全球化。随着经济、文化、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渗透,“全球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学问题,它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③全球化的文化整合,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传统民族文化体系的替代性冲击,这种冲击不仅表现为强弱文化之间的不对等影响,更表现为强文化对弱文化的“强行交流”和“文化覆盖”。这种“强行交流”和“文化覆盖”,往往以“强经济”为依托,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地方文化进行“文化渗透”,改变甚至是荡涤传统地方文化。这种文化的不均衡渗透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形式,因为“全球化隐含的假定就是某种主导文化——假定是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将征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④假如人类文化单一化现象任其发展,亦如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单一化一样,其所带来的必然是一种灾难性结果。无论从城市社会学还是从人类学的理论上来认识,世界文化的单一化发展将是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倒退。少数民族城市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普遍表现为“弱势边缘”文化,其“被冲击、被重组、被改造”的趋势正在日益显性化。 在以西方城市化理论为主导的当代中国,城市化已经出现了某种本土文化特质“结构性缺失”的现象,很多城市不仅丧失了“中国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⑤其自身的“集体记忆”和历史文脉也在“被断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及“文化消费主义”的扩张,有些城市忘却了对城市文化记忆的保护,缺少了真正的“文化自觉”,⑥特别是缺少了“城市文化自觉”。⑦有些地区和城市把西方文化价值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标杆,以此为圭臬强行整合中国少数民族城市文化的内涵,出现了对“西方式城市文化现代化”不加反思和机械套用的现象,导致了一些少数民族城市地方性、民族性等特色文化在逐步消失。比如现在的呼和浩特,“无论是城市东南方开发的庞大建筑群,还是旧城老区重新改造景观街项目等,主要是以规模来取胜的,不是以内涵来取胜的。这种城市风格有时是对西方建筑风格刻意模仿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不是民族的、中国的”。⑧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合理的做法是直面并参与“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⑨的竞争,将特色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城市介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主体。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证明,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恰恰可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学者托尼·米尔(Toby Miller)就曾提出“文化劳动的新国际分工”(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al labor)的观点,认为在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全球化竞争当中,由于文化本身的均质性和对“固有资源的不依赖性”,任何具有唯一性和创新性的文化都具有全球竞争性的价值,并可以寻求以“嵌入性”的方式在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中占有一席之地。⑩少数民族城市文化具备传统的天赋性、高认同性、地方性、垄断性和强资源性,既可以直接进入国际竞争的前沿,又可以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资本、财富资本和“城市文化资本”。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城市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突破困境的必然选择和最优路径。 (二)新型城镇化必然引发新一轮城市社会变迁与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的重组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城市,作为社会发展和城市人类学的典范性样本,不仅要注意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和创新自己的特色文化,更要注意在此过程中不被潜移默化地改变属性。 中国仅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二百年的城市化路程。现阶段的城市人口已经接近7个亿,(11)如果再以发达国家城镇化每25年左右翻一番的规律来设定,中国在2038年前后的城市化水平至少要超过85%。(12)在这一社会结构变迁期内,结构性城市问题的控制和创新型的城市化路径将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这也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将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未来三十年发展重要动力的原因之一。新型城镇化可以释放中国的巨大内需动力,(13)也是解决中国社会诸多结构性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矫正以往因为“制度型城镇化”(14)而导致的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文化的发展模式方面更是有着巨大的作用。以往在中国城市化所谓“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各种“不中不西、不南不北、不伦不类”的建筑和文化形态在很多少数民族城市中大行其道,少数民族城市的特色文化、历史风格、有机秩序等方面几乎无从谈起,既没有提出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主张,也没有实际的特色城市建设成果。很多少数民族城市无论是在城市空间与结构、街区尺度与形式、景观要素与历史记忆符号等方面,还是在市民日常文化行为、民族节日等文化活动与时尚方面都表现出西方化的趋势。而城市的某些文化要素又过度地表现出“同质化”的现象。从目前的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来看,各省市推出的城市精神口号以“创新”、“开放”、“和谐”等出现频率最高,“东部沿海城市多以‘海纳百川’来体现包容;西部地区更倾向用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词汇”,(15)虽然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如此缺乏个性、缺乏特色文化城市品质的定位,注定难以成为具备“全球辨识性”的文明城市,(16)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全球资源再分配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