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4)02-0119-16 作为传媒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英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在中国学界有着日益广泛的影响。默多克“善于从经济结构和所有制关系的层面来剖析大众传媒的内在矛盾”[1],对“维基解密”的相关分析,默多克正是采用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追问“在互联网时代,是谁拥有经济力量来控制支撑公共披露的资源”这一课题的。通过层层剥茧式的深入分析,默多克令人信服地指出,作为新型媒体和公共信息披露渠道的“维基解密”,在网络数据服务、信息传播收益和原始信息处理等三个重要方面受到经济力量控制因素的掣肘,以至于举步维艰,面临瓦解的危险。默多克通过解析“维基解密”,批评了对互联网开放性的盲目乐观倾向,指出在经济力量的控制下,被视为民主、开放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正面临着被控制、被封闭的危险。由此,默多克对“维基解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又暗示了对信息传播的文化政治学批判,尽管这一层面的含义默多克并未充分展开。 一、统治秩序、文化霸权与传播控制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分类,历史上的政治统治秩序类型有三种:传统权威型、个人魅力型和法理型。传统权威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部落统治和世袭君主制,在这种政治统治秩序中,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传统与惯例,往往与权力的世袭有关。个人魅力型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建立在领袖的个人魅力与社会感召力之上,其合法性体现为领袖的权威和群众对领袖的认同,这种政治秩序往往出现在国家与社会处于重大危机的历史关头,整个社会普遍产生了对强人政治和英雄救世的期待。法理型政治秩序则建立在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制度基础上,是现代国家最为典型的政治秩序形式。 三种类型的政治统治秩序都需要解决统治合法性的问题。需要辨明的是,统治的合法性并不等同于统治的正义性和正当性。“所谓合法性,就是促使人们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它不过是既定政治系统的稳定性,亦即人们对享有权威者地位的确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而已。这意味着,统治的合法性仅仅与……对统治的认同有关,与价值无关。”[2]也就是说,统治的合法性并不必然意味着统治者在正义、道德、真理等价值立场上占据制高点,统治者只需要被统治者的接受和认同就可以了,不管对统治的接受和认同是发自肺腑还是不情愿或半心甘情愿的。事实上,统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国家暴力的基础之上。然而,一个时刻需要动用国家暴力机器维持其统治秩序的政府无疑处在“裸奔”的尴尬境地。暴力是把双刃剑,国家暴力应当作为一种终极威慑而非常规手段,一个滥用国家暴力的政府,势必将其自身也推向暴力毁灭的边缘。 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是法理型的,其建立在明确的法律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建立文化领导权,从思想和文化上麻痹、瓦解、分化、收编反抗力量,从而达到稳定统治秩序的目的。葛兰西的“霸权”概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由于20世纪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葛兰西对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他放弃了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流行的经济决定论,开始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上层建筑”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可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是‘政治社会’或‘国家’。这两个阶层一方面相当于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霸权’职能,另一方面相当于通过国家和‘司法’政府所行使的‘直接统治’或管辖职能”。[3]在这里,葛兰西实际上把阶级统治的手段区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政治和司法控制直接实施的政治统治手段,另一种则是通过社会实施的文化霸权手段。还可参照葛兰西的另一段表述,“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这就是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地掌握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显然指的是“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霸权’”,即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的实现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统治集团的领导和被统治集团的认同、在社会各集团之间的斗争与协商、抵抗与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由于文化霸权的存在,统治阶级的世界观被认同为“常识”,浸透到整个社会的意识和潜意识之中,其统治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承认和认同,因而文化霸权成为统治秩序得以维持和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抵抗者来说,对文化霸权进行争夺是一种重要的革命斗争;对于统治者来说,维持文化霸权也是稳定其统治秩序的必要手段。 文化霸权的维持有多种途径,涉及方方面面:建立有利于统治秩序的文化制度、营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树立统治合法性的文化观念、有导向性地引导文化与思想的生产、扼杀竞争性的文化……诸如此类,纷繁多端,不一而足。在维持文化霸权的多种途径中,有一条途径是统治者始终不会忽视和放弃的,那就是对传播流程的控制。文化要想产生社会影响力,就不可能不进行人际传播,传播是文化产生社会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控制了传播也就等于控制了文化的影响力,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文化霸权。在历史上,围绕文化领导权的争夺,维护文化霸权的博弈,往往就发力于文化的传播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