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一体化或西欧联合实际上是欧共体(现为欧洲联盟)发展的历史。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走过坎坷不平的道路,使西欧已经作为“世界一强”重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尽管如此,欧洲一体化还面临众多困难,欧洲格局仍处在形成之中。因此,在目前我们还不能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准确地判断。但就欧洲一体化以往发展的历史作用作初步探讨是可能的。这一探讨对预测认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或许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 欧洲一体化的动因、发展进程,是学术界目前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弄清这一问题是正确评价欧洲一体化历史作用的前提或基础。欧洲一体化的动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为避免战争,维持欧洲和平和稳定。 欧洲在几百年的近现代史上,大部分时间处在硝烟弥漫、相互残杀的分裂和混战中。仅本世纪,欧洲就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蹂躏。德国人几度把英法打得落花流水,甚是得意;英法也两次获得最后胜利,一再让德国俯首称臣。但双方的收获却都是经济凋零衰败,政治动荡不定。与此同时,长期的争强斗霸,使欧洲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法德双方结为世仇,敌视猜忌甚深。在某种程度上说,法德间民族利益矛盾时刻会成为欧洲再战的燃火点。历史的教训,残酷的现实,使欧洲有识之士认识到:国家、民族间的利益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利益矛盾,而经济上的民族主义又是导致欧洲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根源。欧洲国家要避免再次发生战争,维持长久和平,就必须消除经济民族主义,使欧洲在经济上结为一个整体。因此欧洲人大声疾呼,为了欧洲的和平和稳定,“为了享受繁荣和必要的社会进步,欧洲国家必须结成联邦或者组成一个能使它们结为一个经济单位的欧洲统一体”[①]。 第二,恢复和振兴欧洲经济,是欧洲一体化兴起并逐步发展深化的主要因素。 战后之初,西欧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困难和挑战。二战使西欧大地变成了一片废墟,欧洲数百年来积累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殆尽。战争期间,整个欧洲(除苏联外)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25%,欧洲在世界制成品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比19世纪初以来的任何时期都小。1950年,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及美国的50%[②]。欧洲各国“农业与工业的生产均不能自给”,各国“出现了巨大的贸易赤字和支付平衡上的赤字”,“黄金与外汇储备早已枯竭”[③]。同时,曾作为西欧重要原料产地、市场的殖民地在战后纷纷独立,而西欧各国幅员狭小,原料匮乏。这一切就给西欧经济恢复带来极大困难。面对欧洲一派残破衰败景象,欧洲联邦主义者认识到,只有西欧的联合才能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物质资源,才能找到欧洲的出路,否则,欧洲各国就会“走向没落衰亡”[④]。 国际竞争给西欧巨大压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50年代后,西欧经济得到复兴,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金融贸易等日趋国际化,跨国公司蓬勃兴起,生产专业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从而使市场狭小的西欧各国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然而西欧在国际市场上却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与美日相比,美日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空前进步,技术先进,企业规模巨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美日商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而西欧各国在新技术、新产品、新部门等方面落后于美日,商品竞争乏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凭借着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在一些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中超过了西欧各国。这样西欧商品在竞争中受到两方面夹击,压力甚大。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西欧各国认识到,要想克服各国生产力发展与各国内部市场狭小的尖锐矛盾,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欧洲寄希望于欧洲的一体化,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和扩大共同市场,达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和振兴各国的经济。正是基于以上共识,欧共体才得以形成并逐步深化。 第三,希图同美苏抗衡,恢复和提高西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欧洲被人为地分割为东西两部分,美苏在欧洲形成了对峙。“在这个新时代里,只有美利坚合众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才真正具有重要意义”[⑤]。而“欧洲不再是世界权力的中心;从此,平衡取决于非欧洲的美国和半欧洲的苏联之间”[⑥]。欧洲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对象和冷战的前哨阵地。 面对美苏争霸的冷战局势,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包括处于战胜国地位的英、法等都不可能单独同美苏抗衡。为不使欧洲“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⑦],为维护欧洲各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防止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恢复并提高西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西欧只能通过联合各国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世界大国之间保持它的政治独立”[⑧]。对此,西欧各国在战后形成了共识。 总之,欧洲一体化的目的就在于,消除战争和分裂,维持欧洲和平与稳定,以图繁荣经济,增强实力,恢复和提高西欧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心地位。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欧洲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使欧洲一体化步步深入发展。 2 欧洲一体化是一个逐步扩大和深化的动态过程。1951年,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煤钢共同体。这就为日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树立了样板。1955年,煤钢共同体六国外长集会,通过了著名的墨西拿决议,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经过反复磋商,1957年3月,六国政府首脑和外长签署罗马条约,次年1月1日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诞生。从此,西欧开始了经济领域全面的一体化过程。1967年实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主要机构的合并。次年,关税同盟建成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现,为欧洲一体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