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2014年4月 [中图分类号]D815 G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4)05-0144-12 自2010年开始至今的四年多时间里,与互联网以及全球网络空间相关的议题迅速崛起,并逐渐从相对边缘的区域次第渗入到国际舞台的核心区域:2010年维基揭秘网站与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展开了信息公开与国家安全的博弈,谷歌公司则试图挑战中国对互联网的主权管理;2011年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动荡,奥巴马政府出台《网络空间国际战略》;2012年到2013年有被渲染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网络间谍攻击”系列新闻和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披露的“棱镜门”事件;2014年美国修改国家安全局存储数据的构想浮出水面,突然宣布“放弃”对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的“管理”,更是直接将网络空间与不同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上述事件的含义,特别是从国际关系的视角理解上述变动对国家安全、国家间关系以及与各类行为体(包括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密切相关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所带来的影响,显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此发展变动的关键时刻,理解“数据主权(data sovereignty)”这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并以此构建分析、认识、理解问题的框架的起点,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一、变动环境下的数据主权 自20世纪60-7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革命造就了一个几乎有效覆盖全球各地的网络空间,不同类型的行为体接入其中并从事日趋频繁、形式多样的信息生产、交换、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相关的活动。①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启动实质性的商业化进程没多久,有关网络技术发展与管辖能力、管辖权的微妙关系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②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云计算”这一运用的兴起,“数据主权”的概念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数据主权”概念的兴起,是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最新应用刺激的结果,也是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内嵌其中的技术特征与客观特点使然,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数据所有者、使用者、存储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分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利/权力识别和有效行使的问题。③ 有学者指出,对数据主权的理解,其最主要回答的问题是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分散的用户之间的权力博弈:不同个体能力的差异在没有显著的物理边界可供感知的网络空间中被进一步放大了,分散的用户如果不主张对数据拥有法律和政治意义上的权利/权力,则很难应对具备技术、资源、能力优势的数据存储方(通常来说是公司或者机构)对数据的不当运用。④ 也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分散的用户与集中的组织、机构之间的权力不平等问题。具体来说,这需要发展数据识别和追踪的相关技术,然后将此类技术和能力交给相关的个体,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追踪并了解网络空间存储数据的使用情况。⑤ 随着全球网络空间的形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大概占全球总人口的30%~40%。有学者指出,网络空间自身的特定属性既为推动网络空间的权属界定和治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又提出了前所未见的全新挑战:网络空间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无显著边界的空间属性。逻辑代码支撑的逻辑空间与线下某些规则确定的物理世界之间形成彼此接近但仍然有实质性距离隔阂的状态。而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建立主权,而且是参考现实世界中的主权,正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领域。⑥ 尽管有学者指出,真正的“网络空间”其实是难以被准确地感知并管理的逻辑空间,但网络空间从没能够真正脱离物理世界而实际存续。对网络空间治理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在网络空间中凸显管理权限的存在,这种存在必须尽可能多地被各种行为体感知并认可。这种感知可以是对条文制度的感知,也可以是对网络空间某种间接存在的行为规范的感知。这种感知必然是主观和客观的密切结合,是行为体依据客观框架产生主观判断的结果。⑦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速了上述立法过程以及在网络空间树立主权的各种复杂行动。⑧相比此前互联网经历过的那些发展,当下发生的最新变化就是网络空间的数据已经、正在而且还将持续转变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这一资源的分布与石油等自然资源存在显著差异,其使用方式和可能的获益也远比传统的资源要可观。⑨ 数据的资源化发展又提升了网络空间治理的竞争。目前比较一致的共识是全球网络空间基本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无政府状态是指至少在形式上不存在单一的对网络能够实施强制性管理的主体,不同的行为体都努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拓展自身在网络空间中的行动空间,以获得更多的行动资源,掌握并运用制定规则的权力,为自身的利益制定适用于一定范围的网络空间的行动准则。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影响未来国际体系不同行为体彼此关系与地位的新型竞争的核心与关键所在。⑩ 要更好地认识并理解这种网络空间正在出现并高速发展的新型竞争,就必须深刻认识当前全球网络空间的现状与主要特征。 二、全球网络空间呈现不对称性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网络空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这种快速发展造就的是其资源与能力的不对称分配:现实世界中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在国际体系中位置或者是自身实际发展水平的跨越式流动,反而在网络空间中被进一步边缘化,进而还可能因为这种边缘化而固化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位置。现实世界中的发达国家,尤其是产业能力和技术优势显著的发达国家,在网络空间中同样处于核心位置,并因为在技术研发与创新等诸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进一步拉开在现实世界中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具体来说,这种资源与能力的不对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