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以其“永久中立”而闻名于世。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战后多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地处高山之巅的小国也并非“一方净土”—— 1997年2月12日,瑞士外长科蒂宣布,瑞士政府将于数周内设立一项特别基金,用于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及受害者后代提供人道赔偿。事隔两周,2月27日,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又宣布同意让美国纽约的银行管理官员查看存放在瑞士境内的“二战”时期的档案。 上述举动不仅说明瑞士间接承认了“犹太人遗产问题”和瑞士已开始修改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银行保密法”,而且还标志着瑞士的“中立”政策正式受到了质疑。所谓崇尚正义、不偏不倚的“中立国”形象再度引起一些人的质疑。 二战期间的瑞士 1944年仲夏,盟军横扫整个法国和波兰,纳粹帝国即将寿终正寝。8月10日,一批德国工业巨头聚会于法国斯特拉斯堡一家大饭店。党卫队的一名将军告诉那些公司的代表,战争已经注定要失败了,要尽可能地把资金转移到国外,“以便能在战败后建立强大的日尔曼帝国。” 那么,这笔资金应送到哪儿去呢?答案当然是中立国——瑞士。英国最近销密的一份标注“红屋”的文件具体提到了能帮助实行资金转移的两家瑞士银行的名字。 尤其是二战期间,瑞士仍维持了同德国之间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士即向德国提供了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随着战争机器的加速运转,德国付出的代价日益昂贵。德国的黄金储备消耗巨大,以至于拖欠债务。战争只好靠有系统有组织地去搜刮、掠夺它国的国库来支持。凡法西斯铁蹄所到之处,财物被洗劫一空。据统计,纳粹德国夺走了比利时价值22300万美元的黄金,从荷兰夺去19300万,从匈牙利夺去2400万。此外,纳粹还掠夺了大量的个人财产。尤其是犹太人的财产。据英国1945年的估计,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掠夺了约55000万美元的财产。这些掠夺来的财富大部分被送往瑞士,瑞士银行替德国纳粹把抢来的各国货币兑换成瑞士法郎,把非法劫来的财富变成合法。此等交易在世界各地进行,甚至远及上海和里斯本。 从盟军公布的文件来看,如果没有瑞士的一些银行充为纳粹“洗钱”的话,希特勒早就会因为资金告罄而弹尽粮绝,坐以待毙。 瑞士在二战期间曾拒绝犹太难民入境。不可否认,瑞士具有庇护受迫害者的悠久的人道主义传统,欧洲许多著名人士曾来此避难。然而,瑞士这种良好的声誉在二战中蒙上了污垢,这主要表现在对待试图逃离纳粹德国的犹太人的问题上。在犹太人惨遭蹂躏、杀戳之际,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采取种种措施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曾拟订条例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难民”,瑞士当局采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瑞士史学家埃德加·蓬儒在《瑞士中立史》中指出:“1942年至1943年冬季和1943年夏季,在瑞士庇护难民的历史上构成了最黑暗的篇章。”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传统避难国”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瑞士联邦档案局和联邦难民局最近说,二次大战期间,作为中立国的瑞士拒绝了至少8万名寻求庇护的难民,这个数字比以前承认的高出两倍。这恐怕是瑞士难以抹去的“道德欠帐”。 永久中立与永恒利益 瑞士中立的历史可追溯到1515年。那一年在意大利米兰的几场战役中,法国国王弗郎索瓦一世的军队在米兰附近的马里尼亚诺击败了瑞士军队,这个在当时已有300年历史的联邦退出了军事联盟。但瑞士的中立地位直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才得到国际上的确认。当时英国和奥地利在内的超级大国为瑞士的中立作了担保,但要求它必须实行自卫。因此,瑞士实行的是武装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继续执行传统的中立政策,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也不参加联合国。 中立政策给瑞士带来明显的益处。有人甚至说,瑞士的成功和在世界上享有的信誉恰恰是因为它的中立国地位。中立的基本国策给瑞士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免遭了兵祸之灾。在兵连祸结、战火连绵的欧洲,瑞士近200年远离战争,甚至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置身局外。尤其是在二战这场祸及全世界、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竟奇迹般地幸免于难,此乃瑞士国之大幸,瑞士人民之大幸! 如果说瑞士的中立地位在二战以前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了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免受侵犯,那么,二战后瑞士一如既往的中立政策则是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其经济利益。几年前,世界著名杂志、英国的《经济学家》曾对瑞士进行这样的评价:“那600万山区人口生活在欧洲的内陆地区。论疆域的大小,在全世界排名在第120位,论人口排名在第77位,论人均收入却跃居世界前列,排名第3位(在2个海湾产油小国之后)。这对于一个没有资源的小国来说是多么大的成就啊!”而据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美元,名列欧洲第一;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失业率为3%,通货膨胀率仅3—4%;每1000人拥有电冰箱582台,汽车444辆,电视机360部,平均每1.1人有一部电话,平均329人当中有一名医生;15岁以上的瑞士人100%具有基本教育水平。瑞士成功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永久中立让瑞士人获益匪浅。 然而,在近、现代历史上,交战大国无视中立国权利的事例屡见不鲜。例如,1813年联军并没有尊重中立的瑞士,悍然让军队通过瑞士,开进法国。1936年德国飞机空运物资飞越瑞士领空,去支援西班牙的佛郎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公然占领当时中立的比利时和卢森堡。二战前夕,瑞士的独立和完整面临最严峻的考验。纳粹德国绘制的地图公然把这个早在中世纪末期即已摆脱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的小国,囊括在“大德意志”的疆域之内。事实上,希特勒确实打算吞并瑞士。1940年夏,德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未将它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