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完成了此次访美的日程,将启程飞往下一个访问地澳大利亚。其后,他还将访问新西兰。桥本此次出访三个国家,但最重要的是访问美国。 桥本到达华盛顿几个小时后,东道主立即安排他与克林顿举行了非正式会谈。这两小时的会谈是原定日程中没有的,足见美国对他此次来访的重视。第二天,双方又进行了正式会谈。会谈内容虽然涉及朝鲜半岛、日美经济等问题,但核心是日美安保问题。 去年4月,克林顿访日,日美首脑签署了一份名曰《日美安保联合宣言》的文件,其中表示要修改18年前制定的《日美防卫合作方针》。从那时起,两国事务级委员会就开始了紧张的“黑箱作业”。宣言规定,新合作方针将于今年5—6月拿出中期报告,并在今秋最终完成。在这个时刻,两国首脑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最高级磋商,以交换意见,定下原则,使修改作业能如期顺利完成。这便是桥本此次访美的直接动机。 为了使访问顺利,访美前,桥本竭尽全力,拿出了与日美安保有关的三项行动和一项承诺。三项行动是,修改“特措法”,保障驻日美军基地的用地永久合法化;取代冲绳普天间美国空军基地的海上直升机起落场的修建已进入调查阶段;已决定将美军在冲绳的部分实弹演习场转移到日本本土。一项承诺是,不顾日本人民的反对,向美国保证,现阶段不要求削减驻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人数。这些行动和承诺一方面是桥本访美的“见面礼”,一方面也是要为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方针》整顿环境,扫清道路。果然,克林顿一见到桥本,便对他的行动褒奖有加。 在两次首脑会谈中,双方对如下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双方认为,鉴于目前亚太地区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美国在这一地区保留10万名前方展开兵力是必要的”。双方认为,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日美两国必须加强在“安全防卫问题”上的密切磋商与合作。双方相约共同努力,在5月中旬完成《日美防卫合作方针》的中期修改报告。 从公开发表的两国领导人的言论来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双方在幕后有何交易,局外人就难察其详了。既然要修改,新方针就一定会较老方针有新意。目前,人们对未来的新方针至少有两点给予了高度关注。 第一是防卫范围。1979年,日美双方制定《日美防卫合作方针》时是以前苏联为“假想敌”的。目的是规定日本一旦受到攻击,日美将进行共同防卫。至于日本周边的“远东地区”如果出现危及日本安全的事态,双方仅定于“到时协商”。这次修改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把“日本周边地区”与本土出现紧急事态同等对待。人们关心的是,所谓“日本周边地区”到底包括多大范围?日美两国虽都未明说,但一年来围绕这个问题的种种议论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第二是新防卫方针与日本法律的协调。战后,为了防止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盟国在法律上对日本的军备、防卫、交战权等方面作了许多制约。如今,为了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方针》,将面临着与日本既成法律的冲突。例如,防卫范围扩大后,将出现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问题。所谓“集体自卫权”是指军事结盟的国家,当一方采取军事行动时,另一方应对盟国提供军事合作的权力。这是日本宪法所不允许的。目前,日本面临的问题是,或修改法律以适应日美防卫合作需要,或严守法律使日美防卫合作受到限制,二者必居其一。 此间舆论在评论桥本访美时,已对美国力图扩大防卫范围的矛头所向有所警惕,告诫日本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不要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日本应与周边国家多方协调,以保证本地区的安全。舆论对修改法律以适应日美安保的前景也表现出了很大忧虑。 去年克林顿访日期间,与日方签署《日美安保联合宣言》时,亚太地区各国对此举的意向就表示了高度的警惕。此次桥本访美,标志着修改“防卫方针”已到了最后阶段。因此,人们关注桥本这次美国之行也是必然的。一年来,日美两国领导人对两国防卫合作动向作出了不少解释和保证。人们在听其言的同时,更希望的是观其行。值得注意的是,桥本在与克林顿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方针》第一要保持“透明度”;第二“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事”,人们希望桥本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本报东京4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