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 4月10日,德国柏林最高法院对轰动一时的米科诺斯小酒馆谋杀案正式作出判决。伊朗国家领导人被指控为案件的幕后主使,从而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德国、欧盟、美国和伊朗等国迅即作出反应。德国和伊朗互逐外交官、召回大使,欧盟成员国除希腊之外,响应德国的呼吁,决定召回各自驻伊大使,并宣布中止执行1992年制定的与伊朗进行“批评性对话”的政策。德国及欧盟同伊朗的关系骤然降温。 米科诺斯小酒馆谋杀案发生于1992年9月17日,受害者是伊朗现政府反对派——伊朗库尔德斯坦民主党总书记及其他三个领导人。鉴于该组织的前一代领导人1989年7月13日在维也纳也遭到同样命运,因此德国司法界和舆论界一开始就怀疑这是有伊朗政府插手的政治谋杀案。法院经过长达246天断断续续的审理,调查了170个证人,最后认定,是伊朗秘密的“特别事务委员会”作出了暗杀的决定。法院称,这个委员会由“总统、情报部长、外交事务负责人、安全机构和其他组织的代表以及宗教领袖”组成。这就等于把伊朗国家领导人送上了被告席,宣布伊朗奉行“国家恐怖主义”政策。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激烈抨击德国,认为这次判决是“无耻的一幕”,德国要为此而“吃苦头”。 德伊关系急剧恶化所提出的问题是,德国和欧盟1992年制定的与伊朗进行“批评性对话”的政策是否还能坚持下去,欧盟是否还能保持有别于美国的立场。众所周知,自从霍梅尼在伊朗掌权以来,美国一直视伊朗为眼中钉,对之采取封锁孤立政策。1984年,美国将伊朗列入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停止一切援助和贷款。与此同时,美国一直鼓动欧盟加入孤立伊朗的行列。去年7月,美国国会又通过达马托法,声称要惩罚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的欧洲公司。美国长期指责西欧不讲道义,只顾在伊朗追逐利润。就在这次柏林判决宣布之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立即表态说,“没有证据表明‘批评性对话’这一政策有效”,再一次要求西欧彻底中断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和经济往来。 但是,从种种迹象看,柏林的判决虽然使“批评性对话”政策暂时受挫,但德国和欧盟并未完全放弃这一政策。不仅希腊不愿意召回驻伊朗大使,意大利态度也比较勉强。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起草的决定口气也比较缓和,对各国召回大使,用的是“邀请”而不是“要求”。德国各政党和舆论界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关系冷却一下可以,完全断绝则不可取。 此间舆论认为,德国及欧盟仍然希望将来与伊朗保持“批评性对话”政策,是出于两点考虑: 其一,巨大的经济利益。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德国成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债权国。据统计,1996年伊朗欠外债总计219亿美元,其中欠德国就高达129亿马克。1995年伊朗从德国进口额达23.5亿马克,对德出口额11.7亿马克,大约有180家德国公司在伊朗派驻代表机构。 其二,从政治上看,欧盟更希望通过对话和接触、而不是施加压力来促进伊朗的变化。《南德意志报》的评论认为,谁有发言权,谁才能施加影响,因此不能扯断对话这条线。通过“对话”才能进行“批评”。美国遏制了伊朗18年,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仍然存在。 目前,德伊双方都留有余地。德国政府主要领导人都避免对此发表评论,德国外交部的声明还强调,避免事态升级“符合双方的利益”。伊朗方面态度显然也比较克制,德国驻伊朗使馆门前举行的示威游行没有出现过激行动。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在抨击德国的同时说,“德国在伊朗的地位会削弱,但不会丧失一切”。他还说,目前的局势犹如“一次雷击”,“乌云将会散去,天空还会放晴”。 (本报波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