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里终于冒出了白烟” 1996年联合国按常规要进行秘书长换届选举。不幸的是,这一年正赶上美国的大选年。在美国大选过程中,联合国秘书长选举问题被共和党当作攻击民主党的炮弹,加利以及联合国的所作所为一再遭到攻击。6月份,正在德国访问的加利在获悉克林顿政府决定不再支持他竞选连任的消息后,立即宣布将竞选连任下届秘书长。6月19日,美正式宣布不再支持加利担任秘书长,甚至不惜动用否决权。 美政府的立场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各国纷纷发表声明支持加利竞选。7月8日,非统首脑会议就此发表声明,重申非洲连任秘书长的重要历史意义,并举荐加利竞选连任。 美国政府为挽回该决定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加紧了在非洲和其他地区的解释和说服工作。但法国、俄罗斯等大多数国家均认为,美这一政策与其国内政治密切相关,克林顿政府在总统选举前难以在此问题上回心转意,因而拒不同意美关于举行各类磋商的要求。 因此,直到11月份,秘书长选举问题才算正式列入安理会的议事日程。11月5日,克林顿连任总统后,法国、俄罗斯、埃及、德国等国家元首均打电话,吁请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其在秘书长问题上的态度,就加利连任寻找妥协办法。但美国依然态度坚决,表示任何妥协已不可能。 11月19日,安理会就埃及、中、法、俄、德等10国共同提出的关于向大会推荐加利为下任秘书长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加利因遭美国一票否决而无法出线。 此后,非洲国家开始酝酿提名新的非洲候选人的问题。12月6日,安理会收到尼日尔、加纳、科特迪瓦和毛里塔尼亚4国提名的4位人选,遂决定对这4人进行摸底投票。 所谓的摸底投票(straw ballot),是一种非正式的不记名投票,其目的是了解每位候选人所获支持的程度,从而尽可能在安理会中寻求广泛一致。 在连续3天举行的7次摸底投票中,名单上的4人均因同意票不够9票或有常任理事国投不同意票而未能出线。在每次安理会会后,安理会主席、意大利常驻联合国代表富尔奇大使均简要通报外界称,投票尚未有结果,安理会的磋商仍将继续。这位来自罗马、熟悉推举教皇典故的大使,每每借用教廷推举教皇的比喻称,“烟囱里冒出了黑烟”(冒出白烟表明选出教皇,冒黑烟则表示未选出),“所不同的是冒黑烟的地方不是西斯庭教堂,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天顶画”。这更为摸底投票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12月12日举行的第7次摸底中,安南已遥遥领先于其他3位候选人,获得14张同意票,1张常任理事国(法国)的反对票。在此情况下,法国政府于13日决定不再反对安南,并参加安理会内的协商一致。当天傍晚,安理会即召开非公开的正式会议,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关于向大会推荐安南为下任秘书长的决议,“烟囱里终于冒出了白烟”。至此,困扰联合国长达6个月的秘书长危机得以解决。 法国的矛头是针对美国 秘书长选举的过程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主要反映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是否坚持由非洲人连任的问题,二是美国和法国之间的斗争和较量。 从以往实践看,除赖伊连任一年后主动辞职、哈马舍尔德于1961年罹于空难外,历任联合国秘书长均连任一届。非洲国家坚持认为,加利所代表的是非洲,即使加利不能连任,非洲必须享有连任的权利。美国、英国等国则更多地强调候选人的资格,最多只表示对非洲人选给予特别考虑。而与此同时,欧洲等其他地区的潜在人选也在四处活动,寻求支持。 在此情况下,中国对非洲的愿望和要求给予了明确的支持。中国在多种场合表示,非洲的愿望和立场合情合理,非洲应象其他地区一样,享有连任的权利。中国以及法国等国家的有力支持和非洲国家的坚定立场,保证了非洲人继续连任秘书长,保证了选举沿着这一正确轨道进行。 围绕着秘书长的选举,法国与美国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和较量。美国坚决拒绝加利继续连任,法国则对加利的工作大加赞扬,支持并积极寻求延长加利任期的妥协方案。为报复美国否决加利的一箭之仇,并显示其独立性和大国地位,法国对其认为是美国看中的安南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摸底投票中反对,而对来自非洲法语国家的其他3位候选人均投票赞成。在选举的程序、时间等具体问题上亦频频与美作对,并对美立场进行公开抨击。一时,秘书长选举问题成为法美角逐的另一战场,非洲候选人险些成为这场“遭遇战”的牺牲品。在安南获得除法国外安理会所有国家的支持票后,法国才决定不再坚决原有立场。法国的真实意图并非是反对安南,而是不满美国的霸气,显示法国在当今国际事务、尤其是在非洲问题上的力量和发言权。 留下的深思 联合国秘书长问题的如期解决,使全体成员国如释重负,对联合国在今后几年内渡过难关、顺利发展寄予厚望。 联合国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财政危机。这一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对联合国欠款近15亿美元。美政府当初反对加利的理由之一便是,加利被美共和党把持的国会认定为改革不力的象征,而只要他继续担任秘书长,国会难以批准缴纳欠款。安南被美认为是善于管理的人才,美国代表曾表示,他上任后将有助于做通国会工作。但美国是将兑现承诺、交清欠款,还是进一步提出要价、指手划脚,仍不得而知。 秘书长选举为联合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促使人们对选举的方式和秘书长的任期等问题进行反思。目前,人们在商讨改革中议论较多、且得到较广泛支持的一种设想是将秘书长的任期从现在的5年、可以连任,改为7年、不准连任。一些国家认为,这样的改革可使秘书长上任后,集中精力履行其职责,而不必因担心得罪某大国而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这方面的建议将在联大有关改革工作组中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