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尼亚今年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经过两轮角逐,罗马尼亚最大的反对党联盟——民主协议会推举的总统候选人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以54%的得票率获胜,成为罗马尼亚剧变后,继伊利埃斯库之后的第二位民选总统。他当选后表示,“面对国家当前不利的经济局面,将领导政府进行一项经济紧缩计划,进行长期的改革,并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成果”,并发誓“要与一切致力于振兴罗马尼亚经济的有识之士通力合作,把罗马尼亚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和体面的国家”。 学者出身 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1939年11月19日出生在罗马尼亚东部城市——蒂吉纳(现属摩尔多瓦共和国)。曾参加过罗共,现为罗马尼亚农民党党员。1960年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大学法律系和地质、地理系。1979年获地质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布加勒斯特大学矿物学教研室执教。1989年12月罗政局发生剧变期间,他参加了反对齐奥塞斯库的街头示威游行,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参加学生示威活动的教师之一。90年代初投身政界,先后担任过布加勒斯特大学校长、全国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公民联盟运动副主席、反极权民主论坛执行主席和民主协议会主席等职。此外,他还是大学团结工会的创建人之一。 两度竞选总统 康斯坦丁内斯库曾先后两次参加竞选总统。一次是1992年8—9月,他作为反对党竞选联盟——民主协议会总统候选人,首次参加竞选,最终因其党派缺乏竞争实力和本人知名度低、政治斗争经验不足而败北。此后,他不断扩充本党实力,并注意团结、联合国内其他反对党,逐渐积累政治斗争经验,准备在下一次政治角逐中击败伊利埃斯库。在1996年的总统选举中,康及其竞选联盟进行了广泛争取选民的竞选活动。他们打出了“反贫困”,“反腐败”的旗帜,此举深受广大选民的赏识和拥护。康在其竞选纲领中宣称,“一旦就任总统,将保证在200天内,减少税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日益衰退的工业实现现代化”。康的竞选纲领赢得了成千上万选民的心。在11月3日的全民投票中,总统候选人中无人获得法定的半数以上票数,最后是获票最多的伊利埃斯库和康斯坦丁内斯库进入第二轮角逐。最终,康领先伊利埃斯库7%—8%的得票率而获胜,当选新总统。 与此同时,11月3日罗马尼亚进行了议会选举,结果康领导的民主协议会又在议会两院获得了最多选票,从而成为有优先组阁权的政党。执政的社会民主主义党成了在野党。外电评论说导致社会民主主义党失去执政地位和伊利埃斯库总统下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经济没有搞上去,多数人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尽管1993年以来经济形势一度出现转机,但实际上远未走出困境。其次是执政的社会民主主义党党风没有搞好,党内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人民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求变思想使许多人把选票投给了民主协议会及其领导人康斯坦丁内斯库。再次是民主协议会竞选策略得当,致使联合倒伊行动成功。当伊利埃斯库在第一轮投票中领先康斯坦丁内斯库并与之同时进入第二轮总统选举的关键时刻,民主协议会立即与在议会选举中得票居第三位的第二大反对党联盟——社会民主联盟签订政治合作协议,并与得票居第四位的匈牙利族民主联盟谈判,争取它们对康斯坦丁内斯库的支持。这样做的结果使康斯坦丁内斯库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转败为胜,最终战胜了曾被分析家认为东欧地位最稳的国家领导人——伊利埃斯库。 锐意改革 康斯坦丁内斯库被称为“聪明、能干、有技术专长的改革型政治家”。在国内问题上,他主张大力加强法制,打击贪污、盗窃活动,严格纪律,搞好民主协商。强调“反腐、倡廉”,主张向议会立宪制过渡和实行民族和解制度。认为总统不宜过分集权,“权力分散可以排除权力本身所隐含的危险”。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加快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进行农业改革。当前首要任务是着手“推行经济紧缩计划”,以便尽快地恢复日益衰退的国民经济。他准备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进行税制改革,减少税收,尤其是大幅度减少职工个人所得税;(2)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受市场经济转轨冲击最严重的那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对多子女家庭的生活补贴,增加职工退休金;(3)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对金融市场的限制,提供条件更优厚的贷款;(4)吸引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消除对外国投资者设置的障碍。 务实外交 在对外政策上,康斯坦丁内斯库强调“维护罗马尼亚的民族利益和独立自主原则”。声称“捍卫民族利益和民主思想”,要使罗马尼亚成为一个“具有尊严的、受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尊重的国家”。主张同西方发达国家加强经济、政治合作,加快同西方一体化的进程,加入北约和欧盟。在对俄关系上,他表示要摒弃历史障碍,“建立新型的罗俄关系”,当前首要的是大力加强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和文化往来。认为“俄罗斯是伟大的世界强国,罗直接与之为邻,不认真搞好同俄的关系,就不能保障罗马尼亚自身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必须在两国关系中剔除两国历史上的污点,从签署罗俄政治条约入手”,并称这是“罗俄两国未来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