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斗争的形势出现了许多积极的进展。但是制止军备竞赛,保障世界各国都有足够安全感这样一个裁军和军备控制的基本目标还远未实现。不但如此,军备控制斗争中正在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形势似乎更加复杂化了。 从今后看,有三个问题值得人们注意: 第一个问题,核裁军进程会不会有力地推进下去?冷战时期,美苏核力量对峙,始终是两个超级大国全球军事抗衡的一个主要标志,核军控也始终是国际军控斗争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瓦解,美俄的核对抗水平下降了,而且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达成了削减各自战略核武器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条约。美俄还承诺不再以核武器相互瞄准对方。 然而,这也仅是纸上谈兵。俄罗斯国家杜马还未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今后,即使条约得以实施,协议削减的部分也仅仅涉及双方已部署的战略核武器,如果算上美俄各自库存而未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战术核弹头以及足以再制造上万枚核弹头的武器级核材料,那末到下世纪初这两国实际还将继续拥有数以万计的核弹头。至于承诺不再以核武器瞄准对方,更只具有“象征意义”。据美国透露,美只要在计算机上花10秒钟,就可以将核弹头打击目标重新校正回来。 更加令人关切的是,这两个核大国以及像英法等核国家,继续坚持核武器到下一世纪仍然是它们军事力量中一根不可替代的“支柱”立场。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这些国家中,没有哪一国甚至愿意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愿意承担无条件地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义务。 世界核战略态势的这一基本趋势对于未来核裁军和军备控制的影响基本上将是消极的。近几年来的迹象表明,核大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实际上只对把军备控制的矛头引向无核国家以限制它们获得核能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二个问题,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会不会给裁军和军备控制提出新的挑战?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总是成为推动军事革命的动力。当时,高度发展的信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预示着军队建设和战争形态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衡量一支军队的实力越来越将取决于质量标准,而不是数量标准。 所有这些革命性的发展,对于裁军和军备控制来说,其影响也将是深刻而复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将带来核查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而且,顺应各国都在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潮流,今后裁减多余的常规武器将是大势所趋。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军备数量不再是军队实力的主要标志,以往传统的计算兵力方法以及主要偏重于谋求数量平衡的裁军和军备控制模式,也许将不适应了。今后在军控斗争中怎样把技术和质量考虑进去,从而使得协议更加公平、合理和有效,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第三个问题,世界多极化趋势会不会最终在裁军和军备控制领域里导致形成一个新的合理的谈判机制?冷战时期,军控领域里呈现一种以两极体制为主导的格局,美苏争取军事优势始终成为斗争的焦点。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在发展,大国之间相互制衡的因素在增加,中小国家联合自强、要求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发言权的呼声在增高。所有这些,在当前多边裁军和军备控制领域里都有反映,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军控领域里成为一支主导的力量,却也是一个无庸讳言的事实。尤其是美国,凭借它的超级大国的实力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多边裁军领域里,近几年来达成的许多协议,包括去年达成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们在极大程度上往往也反映出维护美国的利益,具体地说,就是与美国着眼于维护自己的军事优势,限制和约束第三世界国家的意图是一致的。应当指出,目前军控领域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许多做法也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不民主的。这一状况应该改变。 今后裁军和军备控制的前途,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以上三个问题能否得到合理的解决。而在所有这三方面,美国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在未来能否采取一个明智的政策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冷战时期,对于裁军和军备控制,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一个著名的原则立场,就是“拥有最大武库的超级大国负有特殊责任”。这个原则在冷战后时代看来也并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