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02-0108-15 “华文学校”(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前身为“华北协和华语学校”(North China Union Language School),在中国存在36年,数以千计的欧美人士在此接受汉语和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杰出汉学家、外交官、军事人员。地位如此特殊的一所学校,在中文世界居然找不到一篇叙述较详细、准确的文章。即使在有些简略介绍的文字中,亦有不少错误存在,如说华语学校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谓“40年代后期建立”,又说是一所“修女华文学校”,或说它办学质量很糟糕,“竟没有一个毕业生”,诸如此类以讹传讹的情况并不少见;对学校名称的使用也很混乱,如“协和华文学校”、“中国研究学院”、“美国学校”、“华北联合语言学校”;尤需指出的是,这所学校培养了哪些汉学者,以及哪些中国学者曾在此授课或演讲,先行文字对此语焉不详。华裔学者张卫江的博士论文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Legacy,An Early Model of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Postsecondary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in Beijing and the California College in China Foundation in California (2004)最早对此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史角度,侧重论述不同时期学校的发展,然美中不足的是,几乎完全忽视了中文世界相关材料的钩沉,且英文文献有待发掘亦多。本文在重新爬梳中外史料的基础上,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着重考述中外学者在此校的学术活动,及其相互交往之情形,这对全面了解中国学者在美国中国学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丰富近代以来中美学术交流诸多面相,具有积极意义。 一、学校沿革 “洎乎海禁大驰,西人来华因之日众,而侨居京师者尤多,徒以不谙华言,交际殊多滞困,虽欲研习华语,莫知途径所趋。爰于民国初季,始有华语学校之设。”[1]此处“华语学校”即“华北协和华语学校”的简称,系基督教新教差会及在华机构联合设立的语言学校。学校筹办始于1910年,最初由英国伦敦会传教士瑞思义(W.Hopkyn Rees)负责具体事务,但不久奉召回英国,筹办任务转交北京基督教青年会。1913年,学校正式成立于北京东城灯市口大街路南85号,由在北京的12个组织,①选派代表,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运转经费来自学生的学费、差会及合作组织的常年捐赠,以及各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霍尔基金会等资助。学校早期负责人是普林斯顿毕业生格林(Robert R.Gailey)和艾德敷(Dwight W.Edwards)。1915年艾氏在报告中说,学校运作之初经费充足,只是缺乏全职管理人才。1916年夏,为响应董事会的邀请,北京青年会指派该会干事裴德士(William B.Pettus)专职负责该校的教务工作,于是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开始走上正轨。② 华语学校聘请了不少中外教师,外籍教员多属居华有年且汉语很好的外国传教士,然数量较少,大部分是中籍教员,他们事先需经专门培训。师生比例近1誜3。学校最初只为传教士学习汉语而设,后来培训对象扩展至在华任职的其他外国人,包括传教机构、公使馆和外国商会等,中国学生只占很少比例,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语言学校,亦是国际最大的汉语培训中心。据1922年统计,此前5年里,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学生657名,其中474名美国人,129名英国人,54名来自其他国家。80%以上是美国学生,而且80%以上学生是传教士。教师队伍中有120名中国籍教师,此外还有20名精通汉语的资深教士,每周兼职几小时演讲和教学。[2]《华语学校旬刊·发刊词》说:“吾华语学校之建设,五年于兹,学员兼廿余国,教员统百余人,业业兢兢,弗敢稍懈。……本校成立之宗旨,专为教授西人华语,而西人之未就学斯校者,类皆鸿儒硕彦,博士名医,四海一家,五洲同室,风俗各殊,人情迥异,方之吾国学校,殆难同日而语也。……同人中不乏通才。”[3] 学校规定,学制5年,完成前4年学习可得到证书,第5年学习一经完成,便可获得毕业文凭。第1年和第2年部分时间,用于掌握汉语基础知识,所有课程都是必修,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和会话能力,先练听、说,再学读、写。之后,学生可根据个人需要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学”、“汉文圣经”和写作等。每学年分3学期:10月2日至12月20日为秋季学期,1月2日至3月21日为冬季学期,4月2月至6月13日为春季学期。[4]夏天几个月里,学生在各避暑地跟私人教师学习。秋季学期有历史、地理两门正式课程(每周授课一次)。为深入了解、认识中国社会与历史文化,学校还开设研讨班和讲座。冬季学期有各种关于中国人生活和观念的主题研讨班,均由专家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讲座则请资深传教士和其他人士发表演讲,内容涉及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宗教和语言。此外,还有各种有趣的旅行考察,参观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名胜,组织体育运动和摄影俱乐部,课余活动十分丰富。所以,外国人在这所学校不仅学习汉语,而且了解、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被时人称为是一种“中国文化研究生课程”。③这种课程结构对外国学员真正认识中国大有裨益。 学校汉语教学方法称之为“直接法”(Direct Method),又叫“语音归纳法”(Phonetic InductiveMethod),据说行之有效,蜚声海内外。“直接法”教学具体情形如何,有位汉口的美国传教士对此做了详细说明:学员必须严格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初次上课,由一位中国老师依次指着自己、我们和其他教师,慢慢念着“wo”、“ni”、“ta”,然后不断重复,直到所有人差不多能理解。接着学些简单的东西,如书、纸、铅笔等。学员最初只要听,然后跟着老师念成语。约三星期之后,每位学生开始单独跟一位老师复习单词以及每天上午普通课所教的成语,且要用非常有限的词汇跟老师海阔天空式的对话。尔后开始练习汉字书写、字意解析,采用的教材是鲍康宁(F.W.Baller)的《英华合璧》(A Mandarin Primer,1920),每星期都要听写汉字,以强化记忆。汉语课文则是由一些故事组成,学员要背诵这些故事,并能复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可以借助字典讲故事。所以,这位传教士很有信心地说:“学习汉语并不像以前所说的那样可怕,不需要特别的努力,而且学得很有趣。”[5]孙敬修、韦慕庭(Clarence M.Wilbur)、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等,对课堂情形亦有生动的回忆。④学校目标欲让每位学员汉语水平达到跟中国人一样,“西人入本校学华语者,咸称华语学校为终南捷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