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主持人语 王小波的文学位置一直颇为独特,一方面他几乎是一代青年人的偶像,不仅代表了某种文学的先锋,又隐隐被政治所征用,在90年代的语境中被建构为一种符号化的象征;而在另外一方面,他的作品一直缺乏更专业性的解读和清理,比如在一个本科生毕业论文中,他的作品被界定为“同性恋”文学而作了另类的图解。他的文学史地位因此也一直难得彰显,并被卷入各种新闻式的话题之中。 在这个意义上,要厘清围绕王小波的种种话语,至少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行外部的处理,对事件的建构进行发生学的回放,并尽量全面的占有各种历史资料;二是在此基础上对王小波的全部作品进行仔细的读解,这种解读不是基于某种理论的教条,而是基于一个作家创作时全部的“文学社会学”。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研究的设想,实际操作起来可能要复杂得多,这也是需要提醒研究者的地方,对于王小波这样的作家来说,保持其含糊不清的复杂性可能比清晰无比的“八股式”研究要有效得多。 原帅的论文《王小波的历史节点》基本上基于外部研究的思路,他以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为纲,初步搭建了一个王小波现象的因果逻辑链条,并借助一些重要的资料,呈现了一个并非“文学偶像”的王小波形象。很显然,对于王小波研究来说,这仅仅是开始。 一、从海外到大陆 王小波小说的传播明显有一条从海外到大陆的轨迹。王小波自述,《黄金时代》最早写于他16岁在云南插队期间,之后断断续续地修改、重写。这只是文学爱好者的涂鸦而已,比较可信的是,他在1984-1988年留美期间完成了这部小说。在写作过程中,王小波经常与许倬云教授交流。“小波刚写完《黄金时代》初稿时,是给许倬云看过的。许倬云提的意见,其中有一句比较厉害的话是说,你还得练字。小波当时的文字功力,用许倬云的标准来看,还不够好。这对小波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鞭策。他听了许倬云的评价以后,确实下了一番工夫。”①许倬云说:“我也讲他的文字,认为精炼不够,有些松散,这是国内很多年轻作者都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没有老国学的底子。我甚至给他改文章,他也很同意我的看法。”②许倬云不仅是王小波创作上的“导师”,更是他的“伯乐”,“我与《联合报》比较熟,知道每年他们都有征求小说大奖,平常都是由小说家推荐,我看了小波的《黄金时代》后就对他们说,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觉得这个小说不错,我以读者身份推荐行不行?他们说行,就把小说拿过去了。后来,果然得了奖。”③小说不仅在1991年《联合报》副刊上连载并于1992年8月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而且王小波还得到一笔奖金。这次获奖对王小波影响很大,他最后决定“将来就想吃这碗饭,现在年尚富,力尚强,挣了钱,将来养老不成问题罢。”④于是,他在人大工作不到一年就辞职了,做起了自由撰稿人。 许倬云对《黄金时代》的评价是“很真情,不虚伪。用他的笔写出了一代人想说却说不出的想法,反映了他这一代人共同的经历。”⑤对于一个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美国学者,他是如何判断《黄金时代》所写的是“真情”呢?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就多次指出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虚构。王小波也认为:“台湾人看不懂,他们对作品的体验肯定比大陆人差,他们不了解那个年代。他们只是从技术上说得比较多一些,比如写法比较成熟等等。”6因此,许倬云的推荐以及得奖可能是出于他们对大陆的政治意识形态偏见。从“台湾”的角度看,《黄金时代》被误读为“政治小说”,它在香港以《王二风流史》为名出版时被误读为“色情小说”。这部小说集于1992年3月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收入《黄金时代》、《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封面上是一片青翠山林中,一个陈清扬躺在地上,一个王二站着,两个人都是裸体。”⑦之所以强调这种误读,是因为王小波的创作与接受的语境明显存在“断裂”和“错位”,这不仅体现在海外(美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与大陆对《黄金时代》认识的分歧上,也体现在90年代对王小波及其小说截然相反的评价里。 同小说一样,他本人也被严重地误读了。王小波的支持者总是强调他的文理兼修和海外高等教育背景。因此,有必要对王小波的这段经历进行“还原”。据亲友回忆,王小波的英语是很差的。在去美国大使馆办理签证时,“头天晚上刚结结巴巴背了几句临时可能用的现成句子”⑧。王小平回忆,王小波一度想到私立图兰大学学习,但是因为他的英语太差,最终没有申请到奖学金。本着“出来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学”的想法,王小波凭借李银河的介绍,最后去了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据许倬云回忆:“后来,我在办公室见到了他。样子懒懒的,英文不是很好,但是人很诚实。谈话很随意,不那么一本正经。他内心很无助,不知该怎么办。匹大的东亚语言文学系其功能主要是训练洋孩子学华语,文学部分相当单薄,对于小波来说,这里实在没有值得他修习的课程。”⑨于是,所谓的上课就是每周一小时的谈话,“谈话并没有限定在文学范围,我自己的研究专业是古代史和社会史。我们谈自由的意义,谈民族、中国的前途和过去,不一而足。”⑩而且许倬云“有个感触特别大,说你们和台湾同学比起来,知识肯定不行了,比较可贵的是你们对社会的了解比台湾人强多了。”(11)也就是说,从学术专业的角度看,王小波显然是不太合格的,虽然他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王小波的不修边幅、气质性格、知识结构等都与高等教育体系格格不入,在他短暂的高校老师生涯中,北大和人大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是“算不上好老师”,“和从国外回来的学者形象完全不沾边,人际交往也很不熟练”(12)。虽然李银河在后来一直强调,王小波是因为上课打扰了他的小说创作才辞职的,其实当时他也就是每周一两节课,真正的原因是他根本无法应付高校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