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7: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3)05-0047-05 地域文化作为作家的生成背景与最初的文化接受源头,对作家文化人格、文化个性的养成产生或深或浅的作用。共同来自于浙江这片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从这里走出的新文学大家鲁迅和茅盾,便同生养他们的文化母体——两浙文化传统有着无法割断的精神联系,于是就使他们在承续传统、领衔建构新文学辉煌“浙军”中有所作为[1]。但如所周知,鲁迅与茅盾的文化个性反差很大,他们的文化选择与文学关注点很不相同,对新文学做出的贡献也各自有异,因而笼统地说他们受两浙文化传统的影响还不能穷尽对作家个体的认知,他们的文化差异性似更值得深究。这当然可以做出多种向度的探究,笔者认为,若是从地域文化背景而造成的文化差异去看,则主要源于两浙文化圈内含吴文化与越文化两个范畴,由此产生不同的文化质地,而鲁迅与茅盾恰是这两个文化圈的典型代表,于是他们的文化个性就会呈现出很不相同的特质。 从区域文化视角考察作家个性气质、文化人格的生成,地理环境应是一个可以观照的角度。地理环境(包括山川、气候、物象)对于人格的养成,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近代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2]中曾从山川、地形、风情、民俗、语言等不同文化生态元素阐释南北文学之异同,对体认不同地域作家生就不同气质、禀赋乃至文化个性就颇有启迪。鲁迅亦有论述:“中国的人们,不但南北,每省也有些不同的”,“我还能看出浙西人和浙东人的不同”[3]。鲁迅的这个判断,主要是从地域民性、风情、语言习惯等造就不同文化品性做出的,此说颇能区分“两浙”人的不同文化性格。 史上所说的“两浙”——浙东和浙西,为吴越文化不同的区域,两地地理环境迥异。浙东属越文化区域,域内群山环绕,“土性”特征显著;浙西杭嘉湖地区属吴文化区域,域内水网密布,“水性”特征明显。受此地理环境影响,这两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乃至人的秉性气质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近于山者其人质而强,近于水者其人文以弱”[4]。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说到,因地域差异,影响到两地生活习性、民风民俗的不同:“两浙东、西以江为界而风俗因之:浙西俗繁华,人性纤巧,雅文物……浙东俗敦朴,人性俭啬椎鲁,尚古淳风”[5]。20世纪初创刊的《浙江潮》刊载论“浙风”的文章也有如此论说:“浙西以文,浙东以武,浙西之人多活泼,浙东之人多厚重”[6]。由是,浙东坚硬劲直之土性与浙西温婉秀美之水性差异鲜明,两相对照。此种不同地域的民风民性,便衍生出相异的文化人格。 浙东“尚古淳风,重节慨”[5],使文人也常带有几分刚硬之气。所谓“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7],以会稽为中心的古越历史上坚实厚重、勇武善战的人物比比皆是,大禹、勾践等是典型例证。鲁迅在其早期著述中曾作过如是描述:“于越古称无敌于天下,海岳精液,善生俊异,后现络驿,展其殊才;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8],从中不掩其对越地民风的激赏之情。 鲁迅的文化个性显出一种坚硬劲直的气质特征,就如其称道柔石具有“台州人的硬气”那样一种“硬气”的特质。由此,可以推衍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经典论断。这种人格力量来源于深厚的“土性”积淀,也来源于越地相沿成习的刚烈民风的承传。固然,“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已积淀在越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使鲁迅颇有“身为越人,未忘斯义”之感兴[9];然而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更多的是从诸如信念、理想、道德、伦理等思想文化层面接受传统影响,故而,浙东先贤提供的精神范式之于鲁迅显然具有更为直接的借鉴意义。越地历史造就的文化性格,在后来的晚近历史中得到明显的传承。两浙士人中刚勇节烈之士,浙东多于浙西,文化变革思潮的浓烈程度亦然。明清以降尤其是近代以来越中先贤血战前行、无畏叛逆的传统,素来为人所称道。王思任、刘宗周、黄宗羲、朱舜水,直至近代的秋瑾、徐锡麟,无疑是越地一方水土所孕育出的“硬气”人格形象。此种现象也多显现于“文人”知识者中。如鲁迅经常提到且极为尊敬的诸位越中文人,有“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徐文长,日记中“上自朝章,中至学问,下讫相骂”议论臧否、棱角分明的李慈铭等,无一不是刚直不阿之士。由对前贤精神的推崇,可以看出:鲁迅的“硬气”文化人格与“硬骨头”精神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对浙东人文精神和勇于对抗旧传统的叛逆性格的承传。置身于浙东近代以降浓厚而富于变革的人文环境,就思想发生学意义说,鲁迅关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主思想的发端,以及之后成为独标高格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无疑与接受越地人文传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与鲁迅的刚硬文化个性相比较,茅盾的文化性格,受到浙西儒雅风尚的浸淫,明显烙有浙西文人的印记。“浙西以文”的特点,造就此地“慕文儒,不忧冻馁”,“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10]的崇文传统,于是在“儒雅”风尚浸淫下,浙西独多“清流美士”,当然也不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学做出重要建树的饱学之士与诗文大家,例如晚近文学史上名重一时的浙西词派便出于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