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开始,浙江等省份的考试院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自主招生模式——“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该招生模式的特点为:高校根据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高校根据自身需求组织的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和统一选拔考试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然后择优录取的模式。该招生模式改革符合国家要求高校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符合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向。与其他任何一项社会制度改革一样,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各方利益追求的焦点,改革涉及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学、考生、家长、社会培训机构等诸多方的既得利益,产生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本文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分析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博弈的聚点均衡。 一、招生模式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博弈是决策主体在相互对抗中,对抗双方(或多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博弈论是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1]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近70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学解释市场失效方面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基础,并且彻底改变了经济学家在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同时因其在解决相互依存的对抗策略中的绝对的技术优势,使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博弈论作为一种理性选择理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局内主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局内的各种利益主体存在冲突与合作,每个主体的利益不仅取决于自己所采取的行动,还有赖于局内其他主体的行动。如果一个策略组合能够同时使得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得到(相对其他人的策略)最好的结果,那么这个策略组合一定是纳什均衡。利用这个思想我们就可以对各种各样的博弈进行分析,并找出它们的聚点均衡。 招生模式改革是由诸多利益主体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政策制定者(以高校为例)、政策执行者(以中学为例)和政策实施对象(以学生为例)就像经济行动主体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合作的博弈关系。招生模式的改革,虽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但同时带来了提高升学率的利益;虽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但同时带来了获得多元录取的利益;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考试压力和抵御腐败的风险,但同时带来了选拔适切性生源的利益。 二、利益博弈的几对关系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以来,经过十年的探索,自主招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一是高考成绩为主,高校实施一定程度的降分录取;二是高校自主选拔考试为主,高考成绩只做参照;三是中学会考成绩、高校自主选拔考试和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录取。无论哪种自主招生模式,至少涉及了高校与中学、高校与学生、中学与学生等的三对博弈关系。 (一)高校与中学 传统的高考录取体制下,高校与中学的关系相对松散,几乎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一定意义上,中学是向全国统一高考输送考生,追求的是“升学率”。因为高升学率意味着充足的办学资源、疯狂的择校热,同时关系到校长的职务升迁、教师的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而高校,往往只是从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根据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接收考生电子档案,然后按考生的分数和志愿进行专业分配。这一过程中,高校与中学工作上很少有交集,利益上自然很少有关联。 招生模式的改革,拉近了高校与中学的距离。高校因此获得了“招生自主权”,在选拔优秀生源上获得利益。同时,中学获得了学生“推荐权”,在进一步提高“升学率”上获得利益,因此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积极参与。(见图1)
我们分析高校和中学并假定其代理人(实际决策者)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在其行为中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假设如果高校和中学都积极参加招生模式改革,都将获得了2个单位的利益;如果中学都积极参与,某一个高校不参与,那么中学能够获得2个单位的利益,而这一高校将获得0个单位的利益;如果高校都积极开设,某一个中学不参与改革,那么高校将获得2个单位的利益,而这个中学将获得0个单位的利益;如果高校和中学都不开展(参与)招生模式改革,那么大家都获得0个单位的利益;显然两者博弈的均衡结果是高校开设且中学参与。 (二)高校与学生 在传统的高考录取体制下,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前与高校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高中期间,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围绕考试大纲进行各式各样的高考复习,在高考成绩出来后(部分省份在成绩出来前)的短短几天内,要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若干个高校和专业。现有的高考制度和填报志愿方式让学生在选择高校时信息不对称,不具备充分的双向选择权,其过程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针对31个省(市、区)175所高校的2007级新生调查统计,平均只有38.96%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达到满意”,而有61.0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未达到满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