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业匹配问题便引起西方国家的重视。Freeman(1976)首次提出了“教育过度”的概念,他指出高校毕业生收入水平的下降表明美国教育供给已经超越了需求,并且会在长期内维持过度供给的状态。教育过度是就业不匹配的一个典型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将对教育过度的重视逐渐扩展至就业不匹配的其他方面。西方国家之所以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就业不匹配不仅关乎个人发展,而且损害了国家竞争力(European Commission,2008)。另外,就业不匹配涉及的人员比例越来越大,40%以上的工人被认定处在就业不匹配的状态(Mavromaras等,2010)。 西方学者对就业匹配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供给、需求和中介因素三方面梳理。其中,供给因素主要包括雇员的人口统计特征,需求因素主要从雇主和岗位特征着手,而中介因素主要包含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其一,雇员的人口统计特征对就业匹配有影响,如大多数研究发现,青年、女性、移民和残疾人员的就业不匹配程度更高(Leuven等,2011),而个人劳动力市场经验会显著影响就业匹配程度(Linsley,2005)。其二,雇主倾向和岗位特征会影响就业匹配程度。一般来说,雇主倾向于雇用高教育水平的员工。“蓝领”工作者或低层级服务业的工人比“白领”工作者或专业人员的就业匹配程度更低(Garcia-Espejo等,2005)。其三,教育在就业匹配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职业教育。Robst(2007)指出,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匹配程度要高于一般教育毕业生,而且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更容易实现就业匹配,如学徒制培训等。Di Pietro等(2006)通过就业绩效指标来测量高校质量,发现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匹配情况更好。其四,劳动力市场状况会影响就业匹配。在经济衰退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其就业匹配率更低,在岗位更少和失业率更高的环境下,这些毕业生只能调整就业目标,接受不匹配的岗位(Verhaest等,2013)。 针对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情况张晓蓓、亓朋(2010)指出,中国劳动力中教育过度的比例占39%。刘扬(2010)研究发现,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受专业本身的影响,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和实习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李锋亮等(2009)的研究显示,成功找寻次数、找寻成本是影响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重要因素,此外,学生的学历、成绩、学校类型、工作经验、兴趣与专业匹配和到西部地区工作意愿等因素都对匹配产生影响。袁红清(2010)指出,人才市场本身的缺陷和过度迷信市场的能力是造成匹配质量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赵雷(2013)认为,职业定位脱离个人实际、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需求存在错位、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不高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的原因。 已有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关注较多,但关注点比较单一和笼统,因此有必要细化对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采用自评估法和岗位需求法①对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进行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Logit回归分析,分别从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三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的影响因素。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 Iammarino等(2012)按照教育水平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和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两个维度对就业匹配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就业匹配界定为3个方面:(1)教育匹配,即教育水平和岗位匹配;(2)专业匹配,即所学专业和岗位匹配;(3)能力匹配,即个人工作能力与岗位匹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类就业匹配类型构建不同模型。 (一)教育匹配的影响因素模型 大学生教育匹配主要受供给、需求和中介因素的影响,借鉴Kiker等(1997)的做法,在此采用Logit模型。
。出现教育过度时,y=1;教育适度时,
分别代表供给特征变量、中介特征变量和需求特征变量。在回归中,供给因素主要考察大学生人口统计特征和在校实践等对教育匹配的影响,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户籍、专业类别、学习成绩、在校是否入党和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参加社会实践;对于中介因素,我们主要考察学校、大学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劳动力市场等对大学生就业匹配的影响,引入的中介特征变量主要是:学校类型、是否开设就业课程、工作搜寻渠道;对于需求特征变量,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特征角度来考察,变量包括职业类别、就业单位规模、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行业类型和就业地点。 (二)专业匹配的影响因素模型 这里我们采用多项Logit模型,假定j=1,2,3,其中1代表专业严格匹配,2代表专业大致匹配,3代表专业不匹配。大学毕业生出现3种专业匹配结果的概率可以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