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3)09-0046-08 早期博士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大学教授和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至今,大部分人依然认为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方向应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学术职业,其职业道路被描述成“线性的管道”(linear pipeline)。选择非学术职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则被看作是“管道的泄露”(leakage from the desired pipeline)。[1][2]博士培养到底是应符合博士教育的自身逻辑还是应满足博士生自身的职业需求?对作为劳动力市场中博士毕业生的主要供给者高校来说,其博士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培养过程是应基于供给方还是基于需求方?本文试图从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来反思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的变革路径。 博士毕业生选择的职业类型分为“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学术职业”概念源于西方。1942年,洛根·威尔逊(Logan Wilson)在《学术人》(Academic Man)中首次提到“学术职业”。[3]马克斯·韦伯认为“学术职业”是指“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下的一种职业”,即“学术职业”不仅具有学术性,从事此职业者还以此获得物质回报。[4]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认为“学术职业”是拥有专业知识背景,易受新知识生产影响,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波动,遵循共同学术规则和学术伦理的自主性职业。[5]卡瓦利(Cavalli)认为“学术职业”是高等教育机构及科研院所的生产劳动力。[6]沈红指出“学术职业”是“以学术为生,以学术为业,学术的存在和发展使从业者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职业。广义指不同机构中的学者和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狭义指将四年制本科院校作为其职业发展场所的学者和其从事的学术工作。[7]可见,“学术职业”的对象是系统化的高深知识,内容是高深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传播。本文将“学术职业”界定为在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工作。“非学术职业”指在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组织以外就业的工作。其中,在政府及企业相关研发部门从事的研发工作,其工作对象虽也是高深知识,但该工作群体并没有遵循共同的学术规则和学术伦理,亦并非自主性职业,其工作场域也非学术界,故将此类职业归入“非学术职业”。 一、现实考察:博士毕业生职业道路选择的多元化 1.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多元化 阿特巴赫(Altbach)2004年指出,美国许多学科领域,只有少数博士学位获得者,有时甚至是极少数人能获得学术界的职位。许多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产业界工作。博士的工作市场越来越多样化。[8]2012年4月,美国研究生院联合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和教育测试服务机构(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合作成立“从研究生院到职场之路委员会”并发布报告《从研究生院到职场之路》[9]。报告提出,随着美国高校终身职位的减少及对兼职教师依赖性的增加,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越来越关注学术领域外的职业。美国约有一半的新博士学位获得者在企业、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寻找首次就业。人文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学术界的可能性最大,为85%,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学术界的可能性最小,为15%。相比之下,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初次就业最有可能去企业,人文学科博士则最少去企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调查数据显示,41%的科学、工程和健康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四年制大学工作。但有超过一半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学术界之外工作,其中有三分之一在私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工作。这些结果根据学科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只有26%的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大学工作,61%的人工作在产业部门。数学和统计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大学工作的比例分别是57%和30%。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博士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职业选择不再局限于学术职业,选择非学术职业的博士毕业生比例越来越高。赵世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随着我国博士毕业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博士学位获得者在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就业的比例下降,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2000-2006年间,博士毕业生选择在高校就业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性。从总体看,博士毕业生在高校就业的比例明显下降,其中教育学和文学博士在高校就业的比例最高,医学和经济学博士在高校就业的比例最低。[10]赵延东等对北京、上海、武汉、兰州四个城市的1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0名博士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教学和科研工作仍是博士首选的工作类型,选择“当老师”的博士占总数的38%,应用研发工作得到越来越多博士的青睐,选择“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博士分别占总数的22%和15%,而选择“基础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的比例差不多,均在11%左右。[12]范巍等利用“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博士生的就业方向虽然仍集中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博士后等科学研究机构,但选择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出国深造、部队及创业的博士毕业生也不在少数,这说明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广泛。[13]如表1所示,1995-2008年间,博士毕业生选择高校及科研单位等学术职业的比例明显下降,选择在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从事非学术职业的比例不断上升,选择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上升幅度较大。
2.在读博士生职业目标趋向多元化 虽然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但由于目前国内缺乏对博士生在读期间职业目标变化的研究,加之当前中国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美国此类统计数据对中国博士生在读期间职业目标变化的预测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美国加州大学系统2006年对加州大学9所分校的博士生进行的职业及生活调查数据,能反映博士生在读期间的职业期望变化。加州大学共调查了7704名博士生,其中男生3710名,女生3994名。在博士生涯开始阶段,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达69%,其中男生为68%,女生为71%。学术职业中,研究为主的教授成为博士生的主要职业目标。有32%的男博士和29%的女博士选择在企业、政策及其他部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