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4)01-0064-09 一、危机中的乡村文明 1985年,美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比尔·霍姆在其《音乐的失败》一书中写道:“在我15岁的时候,我就可以很快界定何谓失败了:那就是老死在明尼苏达的明尼奥达。”[1]56明尼奥达是霍姆的农村老家。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年青人,如果你不能逃离你不幸生长在其中的农村,那么你就是典型的失败者。这样一种视乡村为“失败之地”“绝望之地”的观念,按柯什曼的说法,当时弥漫在整个美国文化中。[2]322这也部分解释了美国农业人口从1870年的52%,1910年的32%,锐减到1990年的2%这一事实。[3]据温德尔·贝瑞的考察,时至1934年全美尚有大约680万个家庭农场,而到了1975年,数字已骤减少60%,仅剩250万个。可以说,一部西方现代农业发迹史,就是一部小农场逐渐被蚕食的血泪史。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今日的中国也在重复着昔日美国乡村凋敝的故事。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只剩270万个。这意味着,每一天中国都有80个到100个村庄消失。[4]由于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才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农业文明则被看作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最落后、最腐朽、最该抛弃的文明”[5]。基于此种认识,一股谈“农”色变、厌农弃农之风深入人心,左右世情。曾几何时,一些被人们引以为豪的“鱼米之乡”,成了落后闭塞的代名词,而“住高楼、走柏油马路”则被看作是“先进”的代名词。 正如张沛灏先生生动描绘的那样:在全国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农村正在“沦陷”,中国人的故乡正在消逝。稻场上黯淡了喧哗的人声,村子里听不到孩子的笑声,田野里看不到青春的身影,山坡上没有了热辣的情歌。许多地方都是荒芜的耕地、废弃的瓦房,呈现出沉寂、荒凉、破败的景象。 与乡村凋敝相应的,是农业院校所面临的生源危机。据刘奇先生的考察,全国40多所农业院校带农的专业大都面临生源危机,农业中职和中学更是路断人稀。以河北省为例,上世纪有农业中专和中学75所,到2008年已锐减到只有7所,全省100多万名在校职业中专学生中,学农的只有几千人。[5] 西式的城市化就如一部巨大的抽水机,把农村的人力、资源、智慧、财富统统都吸到城市里,致使乡村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农村空巢化或空心化趋势日趋加剧,变成了一片“贫瘠”的土地。 有鉴于此,今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大声疾呼:保护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的根。因为在中国乡村快速消亡的背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载体的消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的动摇”[6]。面对大规模展开的城市化对乡村的疯狂挤压,有识之士在反思:中国是否一定要走以乡村文明的消亡为代价的城市化之路?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中国乡村不仅承载着五千年文明传承之根,“更关乎中华文化复兴”[7],而以消灭农村为特征的西式城市化显然是一种断根的城市化,是不可持续的。 上述这一切都是以走向现代文明的名义发生的。所谓现代文明发端于300年前的西欧,是一种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城市化为表征的文明。因此,它常常被称为现代工业文明或现代城市文明。尽管现代文明提出了自由、民主、人权等诸多美好理念,在许多方面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但在其根底上,现代文明是一种无根的文明。因为它是基于与自然的对立以及对乡村的排斥基础上的,这不仅注定了它不厚道(对自然不厚道,对农村不厚道,对农民、弱势族群不厚道),而且也注定了它的无根性和不可持续性。 一方面,现代文明导致乡村的凋敝。它通过现代农业或曰“石化农业”以近乎败家的方式对土地进行疯狂的榨取,表现在技术上是大量施予化肥农药,设备上粗暴使用巨型农机,时间上野蛮采用连续耕作,空间上实施单一农作物的耕种。从而为生态危机铺平道路,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另一方面现代文明也造就了城市文明病的产生。关于现代城市文明病,赵本夫在《无土时代》一书中曾用文学家的笔触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在他看来,城市用钢筋水泥沥青砖块等现代物质将土地覆盖,彻底切断了人与土地的关系,所有污浊之气、不平之气、怨恨之气、邪恶之气、无名之气,无法被大地吸纳排解,一团团在大街小巷飘浮、游荡、汇集、凝聚、发酵,瘴气一样熏得人昏头昏脑,吸进五脏六腑,进入血液,“才有了种种城市文明病”[8]6。同理,城里人所有身体和精神的疾病如厌食症、肥胖症、高血压、性无能、焦虑、失眠、忧郁症、自闭症、心浮气躁,心理阴暗,相互攻讦,歇斯底里等等的产生“都源于不接地气”。[8]6 更为严重的是,现代文明不仅造就了城市文明病,导致了乡村的衰败,而且正在把人类带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它不仅给人类本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也给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卫·格里芬警告说:“如果我们若任由生态危机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将在全球如火如荼地追求无节制的发展中走向终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