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纠结与文化自信 孔润年(宝鸡文理学院)/《甘肃理论学刊》,2013.6.14~17文化纠结,既指人们在多种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矛盾冲突中进行艰难选择的心理状态,又指人们对某一种文化的价值评价和信仰选择中存在的矛盾状态。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中,始终存在着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纠结,对西方文化的纠结,对马克思主义的纠结。 文化纠结已经不是少数人的文化心理现象,也不是发生在局部地方,而是具有全局性和现代性的特点。与文化纠结相伴随的是文化虚无、文化盲从和文化创新现象的并存。 坚持“文化自信”应该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了对坚持“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之文化发展方略,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自信,也包括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面对当代中国文化领域“中、西、马”三足鼎立、彼此矛盾的局势,无论在国家层面、社群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无疑都存在着文化评价和文化选择的深刻纠结。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三种文化,不仅要深知其一,还要略知其二三。只有在对各种文化进行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懂得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情民意,才可能比较正确地定位和对待每一种文化。笔者认为,只有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采取“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的方略,高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才能找到克服文化纠结的正确出路。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文化遗产》,2013.6.14~17 “文化生态”与“原生态文化”是两个相关但又有区别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式、语言环境、社会组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整体性的特点。在一定历史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空间,以及人们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艺术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所谓“原生态”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未受人为影响和干扰的生态原状,是事物与环境的合二为一状态,即事物与其生存环境共存共生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从保护的重点内容来看,经历了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到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保护的范围来看,经历了从一个具体重要文本、一种类型,到一个传承人、一个村落,再到区域性保护、直至建立一个文化生态区保护; 从保护手段来看,经历了抢救性保护、活态保护,到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 从文化生态保护的级别来看,从一般性保护,到国家级、省( 市) 和县( 市) 级的多级保护。实施文化生态区保护,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与民众生活最为密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 文化空间) 的整体性保护,是唤起人们珍爱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培养民众的文化自信和积极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有效途径。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是受西方保护经验的启发,在政府的积极主导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经历了从活态博物馆,到生态博物馆,到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再到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区的过程。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尝试,对全面提高保护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区方面,今后我们还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原生态文化保护新体系;2、探索原生态文化保护新机制;3、明确政府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责任;4、创新原生态文化保护新模式;5、坚持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原则;6、加大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7、抢救和保护非遗重点项目;8、重点保护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开展原生态文化的生产性保护;10、加大原生态文化保护资金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