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558(2013)04-0010-12 我们今天试图探讨的是有关旅游与文化的相关问题,比如,在旅游场景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如何被展示出来的,或者说人们是怎样把民族或民俗的文化制作成为旅游商品,然后提供给游客来欣赏、购买和消费的。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或地方的民俗文化通常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在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有时候甚至是来自海外的客人)之间、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如何互动与交流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我想和大家一起去思考的。 旅游人类学与民族、民俗旅游研究 众所周知,凡是讲到人类学或民族学,自然把“文化”作为核心词、关键词,把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不管是什么人类学或民族学,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学术传统,在这一点上都是彼此相通的。不同国家的人类学各有其知识的传统和背景,例如,在法国的知识传统中积累起来的法国人类学,很自然地就有它自身的特点,从中产生了结构主义理论,而美国、英国、日本也都差不多,均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但各国人类学也有一些共享的基本理念和课题,人类学的传统课题诸如亲属制度、生计模式、婚姻与家庭、仪式等等,除了这些较为传统的课题之外,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还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更加细化的专业领域或学术方向,诸如政治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生态人类学以及我们今天想重点讨论的旅游人类学(又叫作“观光人类学”)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已经不再执着于上述那些传统的领域,而是不断拓展视野,像旅游人类学这样较新的学术方向,近年也有了很多的积累和迅猛的发展。 和平年代的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尤其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卷了进来,不仅它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由它导致的异文化交流的各种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旅游已经成为大规模的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旅游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有很多学科均来研究它,包括经营学、经济学、旅游规划学科、酒店管理学科等等,人类学也关注和旅游产业相关的文化问题。人类学并不是对旅游产业的所有问题均感兴趣,而主要是对人、对文化、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东道主和观光客之间的互动等,试图从人类学田野工作和文化涵化、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去进行探讨。人类学者参与对旅游相关现象的研究,还是需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发挥自己学科的传统优势。在这个领域里,国外有些学者已经作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采用的基本还是田野工作的方法,但是由于克服了以往人类学者对于旅游相关现象的轻视甚或回避的态度和偏见,从而开发出了一些很值得进一步延伸的理论概念,应该说对现代人类学的文化研究作出了颇为重要的贡献。 《民族研究》最近发表了一篇介绍西方旅游人类学的较为详细的综述性的文章①,对旅游人类学的背景、起源,以及它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作了很好的概括,尤其是分别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出发,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从游客的客源地社会出发,对截至目前的旅游人类学大概提出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进展,以及眼下的研究状况等,都介绍得很明白,对于感兴趣的研究者来说很有参考价值。今天,我主要想介绍一下自己不久前在贵州一个苗族社区所作的个案研究。 在介绍个案之前,我们有必要把已有的几个重要的观点或者思路归纳一下。学者们在研究旅游观光这一类社会事实或文化现象时,通常有这样几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集中研究观光客,研究游客这一个群体,他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去旅游,他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到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去,去主要是想看到一些什么,以及通过旅游他们得到了哪些收获,他们为什么会向往一个异文化的遭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体验到怎样的文化冲击等等。这是一种研究思路。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当地人的社会,也就是旅游目的地“东道主”的社会。游客出门旅游奔赴目的地,像甘肃的敦煌、河州,或云南、西藏,往往是要看当地的名胜古迹、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于是,有的研究者就集中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当地人,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与文化。相对于流水一般起伏不定的游客群体而言,当地的社会,例如一些开办了“民族风情游”的少数民族社会,则是较为稳定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容易把握。这是第二个角度。我想突出地强调第三个角度,亦即研究“旅游场景”,也就是旅游这一社会事实和文化现象得以实际发生的具体场景。截至目前,很多的旅游现象虽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但有大量的情形是发达国家的游客去发展中国家旅游,到第三世界国家观光,或者像我们国内的旅游,虽然也有不太发达地方的人们去上海、北京、广州旅游,但更多的还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游客去西部地区,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换句话说,在旅游客源地社会和旅游目的地社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文化、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差异。那么,这第三个角度就是研究游客和东道主“遭遇”的具体场景。具体地说,就是旅游景点、作为观光对象的社区或设施,在那里每天都在发生着的,是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异文化”交流。我们把观光客和当地人在旅游场景或观光过程中发生的文化接触,以及接触所导致的关系和问题作为关注的要点。一般来说,旅游人类学者较多地采取这第三个角度,我的个案研究也属于这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