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缘起 粉丝文化首先是作为“迷文化”的一个种类出现,迷即是英语fans,意为“狂热爱好者”,迷文化是指因过度喜爱某事物,着迷沉溺其中或反复操作并深以为乐趣。“迷”现象古已有之,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现象,涵盖面很广,形成原因也很复杂。在广义的迷文化中,每个人都曾经是某种程度上的粉丝。 粉丝文化在美国首先受到重视和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电视剧《星际迷航》热播,以后历时39年的持续演播造就了“迷航之迷”或称迷航者(以女性为主体),她们开始集中研究电视和电影,深入分析人物和叙事,做视频或续集以延续这个文本。这些被称为“媒介粉丝”及其创作的粉丝作品成为西方迷文化或者粉丝文化的研究对象。20世纪80年代末费斯克提出粉丝文化经济概念:“粉丝文化一方面是与官方文化相对立的大众文化的强化,另一方面又征用并重塑了官方文化中的某些价值和特征。”①费斯克在论文和著作中探讨了粉丝受众与“更正常”的广大受众之间的关系,粉丝文化与文化工业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早期粉丝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与粉丝文化研究蔚为大观,依然以美国学者为主体,他们创办了媒介与粉丝研究杂志《转换型作品与文化》,出版了研究媒介与粉丝的权威性研究著作如詹妮丝·拉德威《阅读浪漫》(1991),亨利·詹金斯《文本窃取者:电视粉丝与参与性文化》(1992),弗朗西丝卡·考帕《互联网时代的粉丝小说与粉丝社群》(2006),考乃尔·桑德沃《粉丝文化:媒介时代的身份与社群》(2007),《融合文化:当旧媒体与新媒体相碰撞》(2006)等。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提出了粉丝文化是“情感投入”②的观点,以此作为普通受众和粉丝受众的典型性区别。劳伦斯·克罗斯伯格考察了粉丝人群的特点以及他们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流行文化的粉丝要么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和最没有批判眼光的人”,要么就是一群“心智不成熟、缺乏责任感的人”。作者否定了这一观点,当然作者也不同意粉丝精英观,他认为普通受众也是积极的、有创造力的。至于粉丝与普通受众的区别在于何处,他提出“情感感受力”的概念。克罗斯伯格认为,“情感感受力”是有组织的,而不是混乱的,可以生产出一种“要义地图”,引导我们“在/对世界的投入”③。他所提出的粉丝心理和情感问题,如今已成为粉丝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 在我国,粉丝被称为“追星族”,因20世纪80年代开放后迷恋港台歌手和影视明星而得名。当时国内文化市场尚不发达,未形成全民娱乐的大气候,人们往往看到其负面的、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影响,因而备受主流媒体挞伐。随着电视文化和网络平台的逐渐普及,粉丝文化渐渐发展得不可遏制,2005年终于修成正果。这一年湖南卫视选秀活动“超级女生”的举办,使大众、媒体及业内人士对粉丝有了普遍的关注,也了解到“粉丝”这种草根的力量足以影响整个娱乐行业的发展。例如像超女李宇春、何洁等人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一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大牌艺人。“粉丝”这个词语第一次成为某类人群的标志。 国内学术界近十年来越来越关注粉丝文化,在电影类刊物上翻译了不少美国的迷文化研究论文,如《世界电影》2010年第6期刊载了美国学者克里斯蒂娜《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凯伦《粉丝领域的价值观:网络上的粉丝互赠文化》、弗朗西丝卡的《热辣的粉丝分类学》、亚力克西斯的《活在贼窝:粉丝视频对所有权的数字化游戏》等译文。专著方面有陶东风主编的《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次系统地翻译介绍了西方粉丝文化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粉丝的定义、粉丝的消费特征、粉丝的文化政治等,具有学术前沿性和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香港学者岳晓东《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追星与粉丝:揭示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揭秘粉丝心理,目的在于正确指导青少年追星。台湾媒体人、传播学博士张嫱《粉丝力量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从粉丝对偶像的作用力入手,层层剖析粉丝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作者用大量调查实例作佐证,提出了粉丝情绪资本是粉丝经济的基础的重要观点。姜好的硕士论文《传播学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1)用传播学理论研究粉丝定义和粉丝文化的特征是“自觉的互动性,疯狂的情感性,传媒的中介性,强烈的时效性”,以微博和贴吧等虚拟社区为案例,探讨“粉丝”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方式,最后提出了全媒体形势下粉丝将对传媒进一步发生影响的趋势。 学术论文方面,在2006年左右达到高峰值后一度趋冷,近三年又趋热。陶东风《粉丝文化研究——阅读接受理论的新拓展》(《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强调粉丝是大众文化的强化形式,“不了解粉丝及其行为,我们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是不全面的”④,论文评述了美国粉丝文化学的几部奠基之作。贺玉高《中国粉丝的三种形象》(《粤海风》2010年第2期)提出对精英文化抵抗成功的超女粉丝、被商业收编的职业粉丝等是在挪用现成文本再创造中自得其乐的智者。在微观研究论文方面,以粉丝小说研究较为深入:杨玲《粉丝小说与同人文:当西方与东方相遇》(《济宁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全面解读了同人文粉丝小说现象。专著有王铮的《同人的世界》(新华出版社,2008),梳理总结了同人粉丝根据原型的二度创作和网络同人社群的运作方式。但由于粉丝文化的复杂性,加上我国学术界普遍轻视大众文化研究,对新媒体和亚文化研究深入不够,总体学术资源整合和理论力度存在很大欠缺。目前这方面研究诸如粉丝文化与中国流行文化实际的结合、从微观视角对粉丝文本深入探讨等很多方面都还嫌薄弱,亟待有识之士关注并加强调查研究。特别是受传统“白痴观众理论”的影响,很多人对粉丝群体存在“非理性”、“病候群”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这些人容易受操控、容易偏离主流意识形态,完全是商家牟利的工具。这种贬低流行文化和粉丝的观念,妨碍了客观地评估这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