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3)06-0019-12 2012年6月,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正式更名为“公共文化司”。该司一位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更名“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反映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①在这段话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概念:“文化事业”与“文化建设”。二者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所谓“文化事业”,指的就是“公共文化”;而“文化建设”的对象,也还是“公共文化”。“社会文化司”更名为“公共文化司”,其职责即是建设“公共文化”。 那么,什么是“公共文化”?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公共文化”概念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基本含义 在我国,“公共文化”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②的要求。这是“公共文化”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 200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份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文件阐明了我国当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③ 由此可见,当前所谓“公共文化”,指的就是政府为全体民众提供的文化服务,属于国家“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性规划。“规划”解释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并指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④ 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文化”是属于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公共服务”范围的。 “公共文化”概念的出现,反映了我国文化行政部门执政理念的转变。正如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负责人就更名一事答记者问时所说,“‘公共性’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属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⑤而要实现文化建设的公共属性,就必须摆脱以前那种政府“办文化”的模式,转变为政府“管文化”的新模式,如此方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公共属性。 二、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公共文化”的概念的提出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这一理念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在汉语中,所谓“公共文化”,指的就是“公共的”文化,可以被认为是“文化”的一种形态。然而,什么是“文化”呢?在现代社会,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就曾列举和分析了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而在古汉语中,“文化”的汉语则相对确定。在笔者看来,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大致上延续的还是中国古人的文化观念。 在中国古代,所谓“文化”即是“人文化成”。《易·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⑥这段话一向被视为“文化”一词的源头。这里的“人文”一词显然并非西方语境中的“人文主义”,⑦而是另有所指。孔颖达《周易正义》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⑧“诗书礼乐”,即是儒家观念的具体承载者。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是带有很强的道德教化意识的,而这种道德教化的具体体现,就是一种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文化活动。今天我国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其核心的理念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使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⑨这种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自古以来“文治教化”的路子大体还是一致的,当然在具体的观念上已有了截然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