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3)09-0132-05 “80后”作为名词,出现在本世纪最初几年的文学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她开始在网络流行,按照一般规律,一个流行词的生命大约是两到三个月,但“80后”不但流行不衰,而且蔚为大观,从文学领域走向大众媒体进而走向社会,并由此衍生出包括50后、60后、70后、90后及其代际差异、青春写作、网络青年亚文化等等一系列名词。“80后”作为一个词源本体,已经形成了一个名词系统。这里固然有媒体和商业的炒作,但其内在旺盛的生命力和外在强大的概括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对80后一代形成的青年亚文化做了一个大致描述,试图证明其存在的社会合法性与时代影响,进而说明其与主流文化互动交流的可能性。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浮现与凸显 21世纪初,80后一代人尚未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年纪大的刚满20岁,处于高考前后求学阶段,小的还在中小学,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前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青少年的话语权很小,甚至到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没有青年这个概念”[1]的地步。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是一个例外。也许,一百年一个历史轮回,也许,互联网的全球化打开了视野,也许,富足的饮食提前催熟了身体,21世纪,80后一代人抢先登上了舞台,开始发出属于他们自己一代人的声音——独特且反叛的声音。 这种声音首先由文学这个赋予情感色彩的领域的“青春写作”中发出,个别微弱信息却借助现代媒体快速壮大,积少成多汇流成河,进而在网络新媒体中呼啸奔腾形成浪潮。先是上海《萌芽》杂志的“新概念大奖赛”,脱颖而出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一跃成为“青春偶像”,后是各大网站推波助澜促成“青春写作”,传统报刊、出版与网络新媒体共同发力,在媒体竞争和商业竞争的作用下,提前催熟和引发了新世纪第一场青年文学运动。引起我们关注的是,80后青春写作出现伊始,就具有强烈代际特点的青年亚文化特征。 从文学流派和思潮的角度看,80后文学尽管有偶像派和实力派之争,但作者内部却以拒绝命名为开端,同时罕见地一致拒绝团体化,并在2007年以后迅速出现三极分化趋势——回归主流文坛、进军消费市场、介入公共领域。无论流向如何,80后作家内心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改变乃至反叛原有文学准则,书写属于80后一代人的青春,自我书写高于现行既定的文学原则。充分个性的“我”独立行走,充分自由的“我”放松写作,与充分张扬的种类繁多的青年亚文化小圈子活跃于网络,相映成趣相互呼应,文化英雄与娱乐偶像互为一体,文学作品与文化消费的界限日渐模糊。每一位出名的青春写手都有网站等商业推手隐藏其后,都有大量的粉丝围绕其侧,但同时又缺少扛大旗的人,缺少号令江湖的领袖,缺少为各方服气的评论家,于是,80后文学在形成文坛新势力的开端,就始终弥散着一种拒绝命名的情绪,不同作家群体所表现的一致态度就是拒绝团体化,其精神取向即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自我——这对形成某种文学流派是致命的一击,[2]但对导向青年亚文化具体形态,却是顺理成章的流向。 关于青年亚文化,西方的学者根据西方“二战”以后的社会状况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美国的玛格丽特·米德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她在《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人类文化传递的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她充满激情地高度肯定后喻文化即青年文化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作用,并确认了“代沟”即代际差异的学术命题。米德女士的关键启示在于:代际差异即是现代世界的特征,“每一代人的生活经历都将与他们的上一代有所不同的信念。”[3]美国的另一位学者迪克·赫伯迪格则延续了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的理论路径,在他的名著《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用“抵抗、风格、收编”三个关键词,深刻阐释了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4]汲取这些学者的价值判断,我们可以试着评估出80后文学的青年亚文化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就文学视角来看,80后文学是80后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它属于青春文化、青年亚文化,处于非主流文化与边缘另类文化之间。她是全球化、网络化、民主化、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化,是成长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80后文学继“先锋小说”与“七十年代人写作”之后,彻底完成了“去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过程,并以青春文学与网络写作两种形式蓬勃生长,形成与主流文坛的某种对峙与挑战的态势。对原有意识形态的消解贯穿于其成长的全部过程,而这一消解过程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得以体现——精英与草根的对峙与交流;主流与非主流的冲突与融合;边缘与另类的张扬与生长;印刷文化与视觉文化的抵触与妥协。[5]在文学中浮现的“80后”,继而在互联网构筑的网络世界中凸显,这才是青年亚文化正式形成的重要园地,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二、网络成为80后青年亚文化的大本营 如果用四个圆来限制“80后”概念,即大都市、独生子女、现代消费、新媒体,我以为,四个圆相交的部分是80后人群最具有代际特征的人群。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十所大学的一系列问卷调查,一个网络人群浮现出来:先是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群可以分为“前80后”和“后80后”,正好网络上也有“85后”之称呼。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两个十年”:一是技术的十年,一是普及的十年,前者是1994年到2004年,后者是1998年到2008年。而1985年出生的人,正好在14岁青春期遭遇互联网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进入家庭。将研究人群的目光向后推移,90后便进入视野,下限落在1994年,因为,他们的14岁与2008年重合。笔者将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命名为“网络一代”。无论这样一种界定如何需要在不断质疑中去发展,其实笔者都看到了有一种力量在明里暗里推动着我和我的团队,那就是互联网,就是网络,就是新媒体。毫无疑问,学校家长的升学要求,社会转型的冲击影响,对80后乃至90后构成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此时,相对现实宽松的网络虚拟空间为处于压力中的他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社交平台和卸掉包袱的减压空间,类似草根的广场式狂欢,类似网上网下两套话语系统和多重人格,其实都是80后对抗成人社会压抑的合乎情理的表现行为。真正属于80后的文化大本营非网络莫属,非新媒体莫属,中国内地青年亚文化的生成土壤也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