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 前南冲突3方8日的外长会晤就波黑宪法原则达成协议。协议在宣布继续保持波黑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规定它由目前的波黑(穆—克)联邦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两个实体均保留现行宪法,并有权在不损害波黑主权情况下,与周边国家建立“特殊关系”。 协议表明,涉及波黑内战的各方在一些重大原则上通过妥协达成了共识。波黑和平进程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另一方面,各方面的遗留问题仍很多,已达成协议的问题在实际解决中亦会有技术上和心理上的诸多障碍,和平前景目前仍难以完全乐观。 在美国主导的波黑和谈中,塞族方面的得分是,塞族未来自治地位得到承认;穆克两族的得分是,波黑主权国家的地位和现有边界得到了承认,穆克两族根据新的领土划分原则可收回一些塞族占领的领土。 然而,西方和此间人士都对下一步的谈判前景持谨慎态度。观察家们注意到,在以往历次谈判中,宪法原则协议都是相对容易迈过去的一关,波黑谈判的更大难点是领土问题。8日的协议重新确定了5国联络小组去年7月提出的51%(穆—克联邦)49%(塞族)的领土划分比例,但与领土比例问题相比,领土质量问题更是历次谈判的“死结”。以往的谈判几乎都是在最后阶段卡在一、两处战略要地的归属上,功亏一篑。目前,塞族要求拓宽波黑北部的战略通道,分割萨拉热窝,得到波黑东部由穆斯林控制的戈拉日代,还要求得到出海口,使以往划给它的相对贫瘠的土地具有防御和经济上生存的能力。穆斯林方面则一再表示拒绝塞族的全部上述要求,“决不与塞族交换土地”,穆斯林得到的土地不能比5国联络小组提出的版图“更差”。美国调解人霍尔布鲁克在协议达成后承认,更困难的谈判“还在前面”,并认为,萨拉热窝问题尤其是难点。 3方外长会晤未能就解决克罗地亚境内的东斯拉沃尼亚问题达成协议,被普遍认为是今后和平进程的一个突出变数。在克罗地亚今年两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后,东斯拉沃尼亚成为塞族在克境内沿南斯拉夫边界控制的最后一个地区。克罗地亚一直没有排除以武力“解放”这一地区的可能,克外长在日内瓦谈判后还表示,克决心“很快解决”东斯拉沃尼亚问题。观察家认为,东斯拉沃尼亚问题将是实现前南各国相互承认这一和平基本条件的严重障碍。一旦克罗地亚进攻东斯拉沃尼亚,则很可能重新引发克塞全面战争,中断和平进程。 此外,日内瓦谈判的进展是在北约继续全面轰炸波黑塞族目标的严重形势下出现的,似乎谈判是谈判,空袭是空袭,彼此“不相干”。然而波黑战争3年半的历程告诉人们,这种“不相干”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要波黑不实现停火,任何和平协议都不能说是牢靠的。 (本报贝尔格莱德、华盛顿9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