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泉 译 〔编者按〕本文作者对当前流行的有关主体和客体以及两者关系的各种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阐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当代实际,论述了不是工人阶级、而是知识分子才能担负起创造历史主体的重任。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十分现实的,但这不符合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广大劳动群众的唯一选择。而且,也只有知识分子,才能领导广大劳动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前在俄国出现的一股新思潮,引人注目。现译载如下,因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人们称之为历史创造的主体的那个阶级,其活动决定社会发展具体阶段的特点。 不久以前,当我们齐心协力地建设社会主义、甚至大谈1980年前建成共产主义时,开创制度的历史创造的主体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已经毫不含糊地解决了。工人阶级被宣布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和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要动力。他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和“新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即被视为历史创造的主要主体。 工人阶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了吗?如果没有,那为什么?或许工人阶级能够那怕是在我国实现这一使命?如果也没有,那又是什么妨碍了这一点?利用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著名方法论原则能够得出对这一问题的答案。由于“主体”和“客体”范畴在最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们将对他们作较为详细的考察。 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概念 “主体”和“客体”范畴的内容直到今天都引起热烈的争论。有些学者把主体和主体的东西解释为意识、思想的同义语。例如,罗马年科(М.в.романенко)认为,“主体的东西”(即思想、意识、愿望)旨在反映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一切东西。另一些学者在这一问题上也持类似立场。他们断定,主体东西的成份中包括人们的感觉、情绪、动机(心理情绪),他们的道德、审美理想和原则,理论观点、目的等等。 结果是,人能够参加物质和精神活动,但似乎只有人的精神活动才具有主体性质。物质活动永远被看作是客体的活动。这些主体观的内在的逻辑矛盾证明了它们的不彻底性。 “客体”范畴被某些学者说成是“人周围的世界”;在人的活动过程中被积极改造着的一切东西——自然界、社会关系、经济环境等等。归根到底,处在人之外并被人改造着的某种东西是客体。这种东西本质上没有任何性能,它是无个性的。它的主要属性是:这种东西一定被看作是物质的。 哲学和社会学中形成了两对范畴:一方面是“意识—物质”,另一方面是“主体—客体”,两者实质上往往被作为同义的范畴来使用。 还在上个世纪,对主体的理解被大大地拓展了。主体不仅开始被看作意识的体现者,而且被看作对象-实践活动的体现者。社会、人民群众开始被称作主体。关于客体的观念也得到了澄清。不是一切物质、而仅仅是被吸引到人的活动中来的那部分物质才被看作客体。但对主体-客体活动的总的看法依然如故。 这种观点的追随者通常把主体和客体看作永远不变的本质。主体永远只是具有意识的认识和改造着世界的人们,而客体则仅仅是无个性的经济关系及其周围自然界的物体。因某些学者承认其他人也是客体引起的微小差别并不改变事情的本质,因为这些客体的活动是不能分析的。主体是积极的——他们认识和改造着周围世界,而客体则是消极的——它们被主体认识或受主体的影响。但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客体(“客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当前处于社会-哲学的教条的地位。 只有同活动和相互作用相联系,才能正确地理解主体和客体的本质。显然,一切社会的个人都处在活动状态之中,但为什么他们并非都是主体呢?是什么使个人具有主体性呢?问题显然在于他们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起的那种作用:因为其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使他们按辩证矛盾的不同方面分道扬镳。 在具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一切变化的发起者、系统整理者和调节者作用的那种人的共同性,被称为社会的主体。它规定这种相互作用的质的特点,使之不同于所有其他相互作用。同时必须强调指出,主体的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拥有相对独立性、即特殊的自治和自我保障机制的特种从属关系系统的基本职能。这种在主体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系统(如医生创造保健制度,教师创造教育制度等等)的一切特点,也随着主体的特点而形成。成为主体,这意味着成为从属关系相互作用的支配方面。 什么是客体的本质呢?这是一种社会共同性,它在从属关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起承受一方的作用、并构成该相互作用系统的“基质”。如医生医治病人,教师教育学生,领导人管理下属。 客体常常被看作相互作用中完全消极的一方。因此,客体被描绘成世界上无所作为的因素。 在从属关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有其特殊职能——它是某一相互作用系统的基础、特殊的“根据”。隶属关系系统经受的一切变化相应地表现在客体的结构中,也就是客体仿佛为主体的活动提供某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