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核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世人关注的一个焦点。1995年3月,日本《宝石》杂志刊载了一篇“深层报道”,题为《核大国的证明:日本能用183天造出原子弹》,披露了日本这个“没有核弹头的核国家”的核内情……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日本的“严密监视” 明镜般的水面,反射着苍白的水银灯光。凝视水下,可清楚地看到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细长状的金属容器。这里,便是位于茨城县东海村日本“动燃”集团(核动力装置和核燃料开发事业团)核废料再处理工厂一角的核废料贮藏池。这个贮藏池的大小,和市民体育馆的25米游泳池差不多。贮藏池的顶棚和两侧,均安装有大型的起重吊车。池内深达10米以上的水中纵向排列着的金属容器里,塞满了日本国内核电站用过的核燃料铀。通过对这些核废料的再处理,提取出的核裂变材料钚239可供制造数十枚原子弹。 贮藏池旁边安放着几台监视摄像机,每天24小时注视着水面。摄像机上有严格的封记,只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派遣的常驻监察官员才能打开。再处理工厂的任何职员都不许触碰。工厂方面的人员介绍说:“贮藏池就象一个围棋的棋盘,每个特定的格子里都详细地登记着其中的核废料是从哪个核电站运来的。如果贮藏的核废料位置有一点点变动,监察官员立即就会察觉。” 进入再处理工厂,需要经过两次检查。此外,每进一道门还要出示如地铁月票大小的身份证卡片,当核实无误后才可放行。厂内还设立了严密的监视网,以防止职员偷偷地把核材料钚或铀带出去。 根据1970年生效的核不扩散条约,象日本这样的非核武器国家承担了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监察的义务。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监察又称“核保障措施”,目的是防止有关国家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掩护下,暗地里秘密研制、开发核武器。近年来,该机构在有关朝鲜和伊拉克核监察问题上的活动十分活跃,但日本人恐怕尚未意识到,被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最大的核监察目标的,既不是朝鲜,也不是伊拉克,而是拥有大量核材料钚的日本。 日本科学技术厅原子能局核燃料科科长森口泰孝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核监察官员在日本。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世界上的核监察每年总共约8000人/日,其中日本占到2500人/日,可以说日本整年都泡在核监察之中。在世界各国中,大概只有对德国的监察达到这种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察对象国共有100多个,而在一个日本身上便耗费全部精力的四分之一以上。日本国内的100多个设施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列在监察名单之中,其中倍受关注的重点,就是东海村的核废料再处理工厂。 海外对日本的核疑虑 一位现在东京某大学执教的原日本外交官说:“在出席联合国召开的国际会议时,曾吃惊地听到有的发展中国家说日本肯定已经拥有了原子弹。而更多的国家则抱有这样的疑虑,即认为日本尽管现在还没有但将来终归是会拥有原子弹的。”在国际政治权力的理论中有这样一个等式:“经济大国=军事大国”,而军事大国不能不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世界上许多国家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来看待和评价日本的。 朝鲜半岛的南北对立,使得韩国对北方的核疑虑十分强烈。然而,韩国舆论界从来没有忘记提醒国人:“日本将以北朝鲜的核武装为借口,着手研制自己的核武器。”一位原驻汉城的日本特派记者说:“韩国对日本的军事大国化及其核武装,比对北方的戒备心理要强烈好几倍。”根据韩国某报社的社会舆论调查,有近70%的人认为:“日本将在不远的将来实行核武装”。韩国权威性的《朝鲜日报》一年前发表的一篇社论指出:“正在脱离美国控制的日本将会很容易地独自研制自己的核武器”,而“这对北朝鲜的核开发更具有刺激作用”。 韩国还出版了一本名为《土槿花开了》的未来幻想小说,描写朝鲜南北双方共同开发原子弹,以对付日本的下一次侵略行动。该书的主要情节是:1999年秋,统一后的韩国独占了对西伯利亚的开发,对此日本认为自己受到威胁,遂准备对韩国发动战争;韩国则以南北方共同开发的核导弹实行报复,对日本伊豆七岛的御藏岛实行了核打击。这部三卷本的长篇小说自1993年8月初版以来,至今已销售了大约160万册。 在日本人看来,由于韩国和日本之间有着曲折的历史经历,其对日本核武装抱有特殊的敏感心理或许还可以理解,而更令日本难堪的是,作为日本战略盟友的美国也怀有同样的戒心。美国国内流行着一种看法,朝鲜的核疑虑正由于美朝间达成了有关协议而逐渐减弱,相反,现在日本尝试走出“核禁区”的努力则正在成为更大问题。在美国国防部和联合战略部队司令部这类官方、军方的正式机构中,不时可以听到这样一种充满警惕的声音。美国前驻东京特派记者哈里逊在《华盛顿邮报》1993年10月31日星期日版的评论专栏上写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核开发和中国增强军备,进一步增大了日本将来实行核武装的可能性。”在美国国会的公开听证会上,美政府有关人士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心。 可见,甚至连与日本保持战略同盟关系的美国,对日本非核政策的依赖程度也如此之低。尽管日本一再宣称“广岛悲剧不容重演”,表白自己将奉行“无核三原则”,但这些并没有改变世人对日本的看法。因为公开宣布的政策意图是一个晚上就可以改变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