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亚非会议研讨会着重讨论了以下三部分内容:万隆会议与南北关系;万隆会议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万隆会议与中国的外交政策。 一、万隆会议与南北关系 万隆会议以来,南北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亚非拉广大地区从当时只有少数独立国家发展为拥有130多个国家的庞大群体,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世界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已不能完全无视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要求,反过来发展中国家的意愿也能牵制和影响国际组织作出的决定。经济上发展中国家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南北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但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不公平、不合理,发展中国家仍然受到大国强权政治的欺负,西方大国仍然支配着国际经济关系,发展中国家则常常受到损害。 冷战结束以后,南北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出现一些新的特点。1.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军事中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但在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则更加强了。2.奉行强权政治的国家,仍然企图把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以及一种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既妨碍着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建立,也导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政局不稳。3.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新形势中,南北经济合作出现区域化、板块化的特点。4.南北双方对待南北关系的态度和做法也比过去较为务实。 与会者还认为90年代以来,南北经济差距出现新的变化。南北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已经向后工业化(信息社会)转化,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踏入工业化发展的门坎。差距的形成具有历史的根源。差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也不同。70年代,差距在缩小,80年代差距在拉大,到了90年代,差距又开始缩小。南方国家正在振兴。世界银行指出,今后10年,按汇率计算,发达国家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2.7%,发展中国家为4.8%,如果照此速度发展,差距确实在缩小。现在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为73%,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为20%。按照上述发展速度,到了2000年,发达国家将占70%,而发展中国家将占22%。南北方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的差距同样开始趋于缩小。虽然变化缓慢,但是意义重大。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南北差距非常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发达国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而发展中国家仅占0.3%,发达国家占世界科研投入的98%,而发展中国家只占2%;在教育方面,发达国家每10万人当中有大学生2500-5000人,而发展中国家只有100人。这样巨大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小。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发生着分化,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变化趋势也不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而且在科技、教育、人民生活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均在缩小,而有些国家,特别是非洲的最不发达国家,在缩小差距方面将遇到很大的困难。我们纪念万隆会议,要按照十大原则的要求,继续推进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南北方国家共同作出努力,为缩小经济差距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促进包括南北方国家在内的世界繁荣与发展。 二、万隆会议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冷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霸世界,挑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而造成的地区冲突热点已逐渐消逝。但新的冲突热点此起彼伏,发展中世界仍然不安宁。它们之间历史上形成的在领土、领海、宗教和民族等方面的矛盾存在已久,现在仍然是酿成激烈冲突的基因,有时造成生命财产的惨重损失。发展中国家人民憎恨战争,渴求和平,盼望建设一个安定和繁荣的家园。只有各国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干涉内政,本着协商精神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各民族、各派别间平等相待,才能减少冲突,求得和平与发展。 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更加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关系中仍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建立世界新秩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建立什么样的新秩序,南北方国家的认识不同。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仍然有进行协调和合作的客观需要。南方国家的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非统组织等组织仍可发挥团结南方国家,协调共同的政治利益的作用。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基础。 万隆会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也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区域性组织在50年代时还只是处于思想准备阶段,6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区域性的合作组织。现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30多个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推动了南方国家内部的发展,使南方不再单纯地依赖于北方国家,增强了与北方较量的力量。 南方国家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成效是不同的。东盟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较好的例子。其成员比较稳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相近。有共同的政治目标,对外部环境的认识比较一致,都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国家。其组织内部各成员国之间比较平等,没有地区大国的支配与操纵。它们的发展水平相近,但也有差异,资源各有特点,相互形成经济互补性。组织建立后成立了必要的协调机构和制度,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在新形势下,东盟提出了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奋斗目标,并将扩大成员。 拉美经济一体化起步于60年代初期,六七十年代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有不少难以克服的障碍,到80年代初期几乎完全停顿。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拉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经济一体化也具有了新的活力。目前拉美四个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吸纳了几乎所有拉美国家,当前一体化局面的新特点是:1.采用了新的经济一体化模化;2.强调一体化组织的制度化建设;3.注重务实性;4.重视协调;5.坚持开放性,不搞封闭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