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冷战的两极对抗格局就很快定型了。而如今,冷战结束已近5年,国际格局仍处于多极化过渡时期,新的国际秩序还没有确立。在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那么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向什么方向发展呢?本文试图依据冷战后的这一根本变化,对未来15年的世界安全形势、基本矛盾、力量格局及中国作用的发展趋势作一粗浅的预测,以利于我们迎接21世纪的国际竞争。 安全形势 今后15年,国际安全形势从总体上看将是日趋缓和,世界大战和大国之间的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新型合作安全体系将不断建立,地区冲突的烈度将得到一定控制,但仍将持续不断发生,并将趋于复杂化和长期化。 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经济竞争取代冷战时期的军事对抗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外战略方针。世界大国都意识到现代化的世界战争是高成本和大规模摧毁的战争,战胜国也没有经济收益。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国就要避免战争的发生以保证经济利益的安全。冷战后,经济安全已成为大国的首要国家安全考虑。1994年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国会谈美国安全政策重点时说:“经济安全是这些重点中的第一重点。”①1992年中共14大提出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环境。”②俄国政府强调要把国内发展放在优先地位,日本和德国虽然把成为政治大国作为重要的外交目标,但保护其海外经济利益依然是它们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 二是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断缩小,核战争的危险进一步下降。冷战之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防开支控制在低水平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1-5%之间,美国约4%、俄国约5%、日本约1%、中国1%强、德国约1%。俄国和美国将进一步减少国防开支。冷战后世界军费开支每年约下降3.6%。③今后如果世界军事大国把国防开支控制在2%以下,就意味着他们将军事力量维持在防御水平,这将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相互军事威胁。与冷战时期越裁越多的裁军形势不同,冷战后核裁军出现了实质裁减的趋势。美俄1993年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规定,到2003年两国将各自核弹头裁减至3000-3500个。目前两国已经开始酝酿第三阶段核武器裁减协定,估计2003年前有可能达成协议。这将为2010年前所有核国家参加核裁军进程创造条件。 三是冷战后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减少相互误解和防止世界大战的发生。为了防止多极格局容易产生误解而导致大国之间战争的危险,冷战后大国对建立安全合作体系的积极性不断增长。大国间的安全合作增强,相互信任措施增加,军事透明度提高。美国、俄国、中国、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多边和双边的安全合作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冷战后出现的安全合作体系与冷战时期的集体安全体系不同,前者是不结盟性质而后者是军事同盟性质。由于性质不同,它们的目标、机制和效果都不同。冷战时的华约和北约式的集体安全体系明确针对对方,靠军事联盟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占据军事优势,加剧双方的紧张和对立,并危及或威胁到第三方非集团成员国;与其相反,冷战后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合作体系不针对任何一方,靠制度规范来约束成员国的军事行为,通过对话、磋商缓解矛盾、消除紧张关系,在维护成员国安全利益的同时不影响或破坏非成员国的安全。安全合作机制的这种特征,为军事对立的国家提供了交换看法与和平解决冲突的机会。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和欧安会发展成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简称“欧安组织”),都是这一新型安全合作的实践。 在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同时,地区局部冲突仍将持续不断,呈现复杂化和长期化趋势,但从世界范围看,地区冲突的烈度、规模和范围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首先是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会受到更多限制。今后15年,武器出口大国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方面能够达成更多的协议,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后续组织在2000年以前可望成立。冷战结束后,国际军火市场不断萎缩,军火贸易已由1988年的812亿美元降到了1993年的310亿美元。二是联合国维和作用会不断加强。从1989年起联合国在不断扩大维和活动,1989年至1993年间,仅总务委员会批准的维和行动就有16起之多(不包括秘书长和其他机构批准的行动在内),这与安理会1945年至1989年组织的维和行动次数相等。三是加强地区安全组织的稳定作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一成立就以消除不稳定因素为主要任务,欧安组织于1995年3月达成欧洲稳定条约。 基本矛盾 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由东西方对抗这一矛盾所主导。今后15年,国际政治将更趋复杂,受到西西矛盾、南北矛盾、和新东西矛盾三种矛盾的同时影响。这三种国际矛盾的发展趋势将各有不同。 意识形态作用继续下降和经济利益冲突进一步增加,将使得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方面的矛盾全面发展。在政治外交方面,当涉及到西方国家整体利益时他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越来越采取各行其事的政策,协调一致的困难日益增加。在波黑问题上,美国、德国和法国的分歧越来越大。1995年5月,美国提出对伊朗核计划进行贸易制裁,英、法、日都以根据不足为由不支持美国的行动。随着日、德成为政治大国,它们对美在西方的领袖地位将提出更大挑战。特别是日本首相细川护熙在1994年的美日首脑会谈对美国第一次说“不”之后,日本外交越来越不顺从美国了。区域化的发展将促使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更多地考虑自己所在地区的利益,因而也将扩大它们在国际政治事务上的分歧。 在经济贸易领域,西方国家的利益冲突将明显增加。1995年3月加拿大与西班牙在北大西洋的渔业纠纷不断升级,以至双方到了准备动用海军保护自己渔船的地步。同年4月美日汽车贸易谈判未果,美国以制裁相威胁,日本则以退出谈判相对抗。1995年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汇率大幅度下跌,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日、德相互抱怨却又不愿协调一致调整利率。随着日元和马克在亚洲和欧洲国家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增长,它们在欧亚可能成为与美元并存的国际货币。今后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将加速西方国家对国际高技术市场的争夺,在扩大自己在国际高技术市场中份额的问题上它们会毫不相让。美国、日本、德国则更要加紧营造各自主导的技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