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危机演变成目前的一场流血武装冲突不是偶然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是诸多因素长期作用逐步发展的结果。俄罗斯与车臣穆斯林的相互敌视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俄罗斯势力南下,遭遇高加索穆斯林部族的激烈抵抗。沙俄通过40多年的高加索战争,于1859年才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1920年十月革命以后成立了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1944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纳粹勾结为由,将印古什人和车臣人强制迁徙至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撤销了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并把该共和国的部分领土给了毗邻的北奥塞梯共和国。直至1957年才给他们“恢复名誉”,允许车臣、印古什人回到北高加索故园。但是这些历史积怨已深深埋藏在车臣、印古什人的心中,致使他们与俄罗斯的民族矛盾长期存在,延续至今。然而导致俄与车臣发生流血冲突则有其现实原因,即俄当前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起了直接的、决定性作用。 一、俄出兵车臣的原因 政治因素:叶利钦为什么在车臣宣布独立整整三年之后突然在1994年12月11日下令对车臣采取军事行动,原因何在?俄罗斯社会各界对此作了种种猜测,普遍看法是,出于叶利钦的政治需要。去年9月以来,俄政治斗争呈现加剧趋势,一连串政治事件发生:一名调查俄军方贪污腐败案的记者被杀,卢布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政府人事大变动,特别是支持车臣反对派除掉杜达耶夫计划失败,这都使俄政局从初见稳定再度陷入严重危机之中。其中对俄社会稳定破坏性最大的是车臣危机。普遍认为,叶利钦在国内和国际政策上遭到一系列失败,为了挽回下降的权力地位和影响,证明他在捍卫俄罗斯利益上跟任何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一样强硬,便不惜对车臣动武,以控制不稳定的局势。显然,政治需要是叶利钦决定出兵车臣的因素之一。 经济因素:原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的石油基地之一。印古什同车臣分开后,现有油田大部分在印古什境内,车臣的石油藏量不多。但是车臣拥有强大的石油加工能力,能生产各种化工产品和石油机械设备,还拥有一批石油专家和科技人才,其中在车臣重要经济部门工作的大多数是俄罗斯人。由于车臣石油生产基础设施完备,加上其地处从中亚向黑海输油的供应线上,使其成为俄罗斯通向南高加索诸国的“石油桥”。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输油管都经过车臣。从俄罗斯通往外高加索的唯一一条铁路也是经过车臣。车臣当局在过去三年中曾对经过车臣的俄罗斯和中亚的全部石油征收重税。而对俄罗斯威胁最大的是,车臣人在杜达耶夫领导下参与苏联解体后成立的石油秘密组织,并在走私活动中谋取暴利。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俄罗斯经济及其同南高加索国家的商贸联系。俄商界和银行界向叶利钦政府施加压力,要政府推翻杜达耶夫政权,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对俄罗斯来说,控制车臣犹如同掌握了从中亚通向黑海这条石油供应线的钥匙,由此还可以牵制西方公司同哈萨克、土库曼及阿塞拜疆做石油和天然气生意。 安全因素:车臣危机使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而这一地区对俄罗斯具有重大安全战略意义。与车臣毗邻的达吉斯坦是俄联邦与外界联系的陆路和海路交通枢纽。境内的马哈奇卡拉海港是连接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的海路要冲。一条从南至北贯穿达吉斯坦全境的铁路干线把俄罗斯同乌克兰、巴库、远至德黑兰连在一起。这里是俄通往中东的门户,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何况在达吉斯坦和印古什居住着大量的车臣裔,高加索民族联合会的车臣代表和民族主义分子正在把这里作为踞点进行反俄宣传,并从这里组织力量支持车臣人的“独立斗争”。俄则对车臣边界实行封锁以阻止外部势力涌透。 二、俄出兵车臣的后果 (一)战争代价高昂给困难中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车臣战争耗资巨大。从军队的开支计算,俄派出约4万部队,其军饷是其平日的3倍。数以千计的坦克、装甲车以及全天候24小时出动的飞机消耗大量燃料,再加上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以及武器损毁与弹药消耗,在长达一个月的战争中,估计损失已超过20亿美元。高昂的战争费用将给1995年国家财政预算造成巨额赤字,预计高达79.2万元卢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6%。如果出现游击战,那将是长期的沉重负担。重建车臣的费用,据俄经济部长叶夫根尼·亚辛保守估计高达8.3亿美元,同时还要安置大量流离失所的难民,财政上的重负将在几年内限制俄经济改革的活动余地。 车臣战争的间接影响将导致俄经济陷入危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至少会加剧通货膨胀、卢布贬值、私有化进程和改革速度放慢。目前俄经济已开始尝到车臣战争的苦果。金融市场上1美元的牌价首次超过4000卢布,中央银行不得不抛出2.2亿美元以保证卢布不致下跌过多。通货膨胀率去年12月猛升至16.4%,达到1994年的最高水平。按照政府原来的目标月通货膨胀率应为7%。俄主要产粮区如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斯塔夫罗波尔区受车臣战争影响,生产将下降,影响粮价上涨。据估计,俄经济今年损失将达3.1-3.5万亿卢布。而纳入1995年计划的国际金融机构150亿美元贷款看来难以兑现。俄舆论认为,大量印钞是1995年预算的唯一财政来源,一切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都无济于事。俄财政体系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二)车臣战争引起俄权力机构发生分裂,导致深重的政治危机 俄权力机构围绕解决车臣危机方式上分裂成叶利钦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两大派。“主战派”有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内务部长叶林、反间谍局局长斯捷帕申、外交部长科济列夫、民族部长叶戈罗夫以及总统委员会负责人洛博夫。反对者中有俄人权委员会代表科瓦廖夫和曾支持叶利钦的“俄罗斯选择”领导人盖达尔。他们首先站出来谴责叶利钦在车臣动武,并声称这是“主战派”策划的阴谋,是想扼杀俄罗斯的民主。科济列夫因与盖达尔存在分歧宣布退出该组织。同盖达尔对立的亚夫林斯基站到盖达尔一边,认为使用武力只能暴露当局无能和失败。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也反对出兵车臣,警告当局,如果车臣冲突演变成一场大规模战争将会给俄罗斯民主带来悲惨后果。议会中大多数党派都反对俄出兵车臣,只有极端民族主义者日里诺夫斯基公开支持叶利钦。俄权力机构的分裂使俄又一次面临政治危机。总统委员会成员派因在克里姆林宫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叶利钦同议会再次暴发冲突,很有可能导致俄罗斯解体”。俄政界人士普遍认为,叶利钦用武力恢复车臣法制是他执政三年来进行的最大一场赌博。车臣危机引发的俄权力机构的分裂预示俄政局将更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