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日本社会党早就提出:要在此时,由日本国会通过一项对过去的“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表示谢罪的“不战决议”。但当今年此事正式提到日程上来时,却在日本朝野遇到了重重阻力,决议的起草一再搁浅。原定6月2日的最后期限,最近又被宣布取消。 人们注意到,对于日本的侵略罪责,在日本始终存在着错误言行,影响最广泛者有三: 1、肯定与纪念战争罪犯。1978年10月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被安放到靖国神社内,作为“为国殉难者”予以祭祀。多届日本首相及内阁成员前去参拜。今年已有百余名国会议员,包括重要的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2、缩小乃至否定日本的侵略罪行。1982年日本文部省对高中历史教科书提出冲淡日本侵略行为的修改原则。按此原则,“侵略”被改成了“进出”或“进入”。1994年5月4日,羽田内阁法务相永野茂门公开说:“我认为所谓南京大屠杀等是捏造出来的。” 3、认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并非侵略。1994年8月12日村山内阁环境厅长官樱井公开说:“太平洋战争“与其说是侵略战争,勿宁说所有的亚洲国家托它的福”,“只不过半个世纪,整个亚洲便出现经济繁荣的气势,也使它们民族强盛起来”。 如果上述错误言行,仅属日本少数极右势力,尚不足奇。问题在于不少内阁成员及议员在公开宣传这些观点,更严重的是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安藤彦太郎指出的:“内心如是想,但考虑到政治后果而未说出口来的人数更多”,“在他们背后,有许多国民也抱有同样想法”。这正是“不战决议”的起草一再被推迟的深层次原因。 出现上述情况不是偶然的: 1、战后日本政治与以前的日本政治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连续性。如日本庆应大学教授佐藤诚三郎指出的:“就宪法而言,战后德国由魏玛宪法变为黑托拉宪法”,“两者联系截然切断。而在日本则依从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修改手续,作成了现在的宪法”,“形成连续的形态”。修改后的日本宪法,增加了新的内容,但没有全面否定原有的天皇制。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在日本战俘中调查,她了解到:“那些顽强抵抗到底的日军俘虏,把他们的极端军国主义归根于天皇,是为了让‘陛下放心’,‘为天皇而献身’。”这给战后日本深刻反省战争责任增加了困难。 2、战后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出于冷战需要,未对军国主义势力及思想做彻底清除。战后美国占领日本初期,对军国主义势力及思想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态度。但随着原苏联力量的增强和中国等国家革命形势的发展,美国开始将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视为主要敌人。这使美国对日本残存的军国主义势力及其思想采取了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正因如此,战后日本极右势力始终存在。据统计,目前日本右翼组织有1000余个,成员达12万人左右。 3、二次大战在性质上具有复杂性。二次大战是一场若干种性质的战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战争,大致有三个侧面:①帝国主义国家对弱小国家及半殖民地、殖民地的侵略战争;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战争;③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之间的战争。日本某些势力和人物别有用心地单纯强调第二个侧面,企图否定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界限,从而抹杀日本侵略责任,甚至将日本美化成解放者。 4、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日本的民族优越感有所增强。据1983年日本NHK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认为“日本国民比其他国家国民更优秀”的调查对象占71%,比1973年增加11个百分点。这为某些势力和人物抹杀日本侵略责任提供了社会心理基础。 在日本存在的关于日本侵略罪责的错误言行,有其现实危险性,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1、可能推动日本走向谋求军事大国的道路。冷战结束后,日本面临在新的国际格局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就日本目前的政策走向看,受政治大国战略的影响很深。日本的军费目前已居世界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如不注意清除乃至放纵关于侵略罪责的错误言行,是很危险的,它可能使日本受到极端民族主义的支配,进而谋求军事大国地位。 2、可能破坏亚太乃至世界的缓和趋势,导致新的地区或世界紧张局势。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和世界一样出现了缓和趋势。但新的稳定的国家关系基础,无论是日美、日中、日俄,还是日本与东亚的其他国家,都尚在摸索中,没有成熟。为构筑起稳定的关系,日本与各国必须取得信任。而且前日本存在的关于侵略罪责的错误言行,恰与上述要求背道而驰。它只能降低日本的可信任感,毒化亚太地区的缓和气氛,甚至促使亚太国家将更多力量投入到军事发展上,导致新的紧张局势出现。 日本有远见的政治家应该正视上述危险性,不仅引导日本拟定和通过认真反省战争罪责的决议,更应引导日本正确而广泛地总结和吸取发动侵略战争的教训,以彻底消除上述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