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发生明显变化:在亚太战略格局中丧失了前苏联的主导地位,成为起平衡因素的地区大国;在亚太的大国地位亦有动摇;对亚太地区的依赖加重。 俄为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采取了如下政策措施:全面恢复和发展同亚太各国的关系;保持和巩固该地区相应的军事潜力;积极开展同亚太国家的安全对话;大力推行经济外交。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虽已弱化,但支撑俄成为地区大国的基本框架和实力因素并未消失,随着俄对亚太地区政策的调整,俄的政治影响将有望增加,俄罗斯作为重要的平衡力量,对亚太战略新格局的形成将产生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一、冷战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变化 亚太地区是冷战之后全球范围内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目前这一地区多极化势头发展强劲:经济增长加速,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亚太地区发生的格局性变化中,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在亚太的战略地位却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明显变化: (一)在亚太战略格局中俄已逐步丧失前苏联的主导作用,成为发挥平衡作用的地区大国。冷战时期,在亚太地区已形成的苏美、苏中交错对抗的战略格局中,苏始终都是决定地区战略态势的主导性大国。冷战之后,随着军事因素的作用已日渐降低,加之该地区各国力量消长的变化,俄已不居主导地位而成为诸多力量中心中的平衡因素。 (二)经济因素使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大国地位发生动摇。在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下,俄经济发展滞后,已拉大了同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亚太诸国的经济差距。俄同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起步晚,规模有限,因而也就严重地制约了俄对地区政治、经济进程的参与和影响能力。 (三)冷战后地缘政治的变化增加了俄对亚太地区的依赖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同前苏相比在地理上愈加成为一个亚太国家,前苏联地区独立国家的出现不仅使俄失去了同欧洲国家直接联系的陆上通道,而且丧失了对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北部和南部的主要出港口,在此情况下处于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港口已成为对俄具有首要意义的入海通道。近年来随着俄欧洲部分资源的减少,俄经济增加了对东部资源的依赖,而高速发展的亚太地区愈加提高了对俄的吸引力,尤其是这一地区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已成为俄经济改革和开发东部地区所加以利用的重要来源。 二、俄罗斯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及政策趋向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形势发生变动之后,俄在这一地区所面临的安全环境也已发生变化,当前俄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政策出发点是:重视地缘政治对俄安全和独联体局势的影响,确立俄作为前苏联继承者的欧亚大国地位;均衡地发展同各重要国家的关系,以维护亚太地区和次地区的力量均势;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和技术的扩散,警惕和消除周边地区潜在的武装冲突,确保周边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作为亚太地区的“正式成员”参与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进程。俄的具体作法是: (一)加大东方外交的力度,全面恢复和发展同亚太各国的关系。首先是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发展互利合作,构筑睦邻友好地带。其次是调整同地区大国和各力量中心的关系,寻求共同点,协调行动,积极参与亚太事务的解决。第三是在新的基础上恢复同俄有传统联系国家的关系,减少因苏联解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与之建立新型的务实关系。 (二)保持和巩固俄在这一地区相应的军事潜力,确保亚太地区的战略稳定和力量平衡。在积极探寻降低军事对抗和限制军备竞赛途径的同时,俄依然坚持核威慑战略并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强调保持必要的军事潜力以防范原有力量格局改变后对俄安全的潜在威胁,同时制止任何国家在该地区追求特殊利益。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地区安全对话机制。俄积极开展同亚太国家的安全对话和军事交往,注重建立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协议体系,把在东北亚地区建立防止武器扩散、调解地区冲突和开展军事领域合作的安全机制置于优先地位。 (四)重视经济因素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经济安全观念,积极推行经济外交。为了尽快扭转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滞后的被动局面,俄利用亚太经济高涨带来的机遇,扩大开放,健全机制,借助开展双边经贸合作和边境贸易,推动多边合作,力争尽快挤进次地区和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同时俄还十分注意强调保障经济体系的完整和维护经济的独立。 三、俄罗斯对亚太战略新格局形成的影响 苏联解体是冷战后导致亚太形势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动因,在当今亚太地区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和演变的重要过渡时期,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国和该地区重要的力量中心,对亚太地区政局的发展和新格局的形成依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影响。 (一)冷战后在亚太地区趋于形成多极制衡的战略格局中,俄罗斯作为重要的平衡因素,依然发挥着独特的大国作用。近年来,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和根本性体制转轨的双重困扰下,始终处在深重的危机之中,国家的元气大伤,综合国力同前苏联相比已大幅度滑落,有关数字表明仅就“休克疗法”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就已远远超过了冷战几十年同美进行军备竞赛的消耗。俄罗斯经济规模的萎缩,混乱不堪的政局以及堆积如山的国内问题已使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急剧跌落。但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支撑俄成为地区大国的基本框架和实力因素并未消失,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力不可低估。首先,俄庞大的军事力量的存在仍然对亚太安全构成威慑。苏联虽已解体,但俄罗斯基本保留了前苏联的军事潜力,尤其是保留着与美并驾齐驱的战略核力量和远洋机动能力,俄军事理论重申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坚持保留必要的核打击手段,这表明俄罗斯并未放弃长期奉行的核威慑战略。俄现有的军事力量,并未使冷战时期军事上形成的两极格局发生根本改变。其次,俄领导层的主观意志和政策取向对俄施展大国影响依然举足轻重。俄罗斯僵化的经济机制固然是俄经济持续衰退、国际影响减弱的基本原因,但也与俄领导层近几年盲目地奉行收缩战略和政策失当有着极大的关系。俄一厢情愿推行贴近西方的政策,在军备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处处迎合和取悦于西方,一味地退让,严重地损害了俄的国家利益。俄还单方面中断了同其有传统经济联系国家的合作,而只是奢望西方的经援,使俄的经济利益也深受其害。最近以来,俄领导层在国内舆论的抨击和压力下对此已有所醒悟。值得注意的是,俄国内民族主义的升温,大俄罗斯主义的呼声渐高,已改变了俄朝野上下的对外政策取向,俄已决定要以独立大国的新形象重返国际舞台。俄罗斯因素的上升,给冷战后变化着的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复杂因素。当前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大国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已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因素及其影响的再思考。第三,俄同亚太国家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政治、经济、军事联系,在新的形势下依然是俄对亚太政局施加影响的重要途径。俄同亚太地区传统盟友国家的关系,冷战后曾一度冷却,这给双方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都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修复并且更新同传统盟友国家的关系,不仅是俄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国利益的所在。在形势变化的情况下,俄罗斯长期以来同这些国家在各个领域形成的合作关系,虽已发生根本变化,但他们仍然具有共同或相近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尤其是在西南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地区。在当今俄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恢复和加强同这些国家的军事合作与联系,积极地开展包括军火贸易在内的经贸合作是俄谋取实惠和重修旧好的重要手段。俄重视和改善同传统盟友国家的关系势必将波及到亚太地区以及次地区的稳定和力量均势。